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
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仆誠以著此書,藏諸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現,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例子一個人做一部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是封建時代的事,早已過去了。(魯迅《準風月談 序的解放》)
基礎信息
拼音cáng zhī míng shān,chuán zhī qí rén
注音ㄘㄤˊ ㄓ ㄇ一ㄥˊ ㄕㄢ,ㄔㄨㄢˊ ㄓ ㄑ一ˊ ㄖㄣˊ
繁體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釋)
- 自強不息(意思解釋)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釋)
- 和風細雨(意思解釋)
- 三長兩短(意思解釋)
- 餓虎吞羊(意思解釋)
- 十全大補(意思解釋)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釋)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釋)
- 心曠神怡(意思解釋)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釋)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釋)
- 共商國是(意思解釋)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釋)
- 前仆后繼(意思解釋)
- 洗耳恭聽(意思解釋)
- 義不容辭(意思解釋)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釋)
- 諸如此類(意思解釋)
- 歡聚一堂(意思解釋)
- 避俗趨新(意思解釋)
- 冒失鬼(意思解釋)
- 沉魚落雁(意思解釋)
- 慢條斯理(意思解釋)
- 無所用心(意思解釋)
- 勿謂言之不預(意思解釋)
- 池魚之殃(意思解釋)
- 鉅學鴻生(意思解釋)
※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的意思解釋、藏之名山,傳之其人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治絲益棼 | 整理蠶絲不找頭緒;結果越整理越亂。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對頭;不但問題沒解決反而更加復雜。棼:紛亂。 |
短褐不全 | 短褐:粗麻布短衣。粗布短衣還破舊不完整。形容生活貧苦。 |
及時應令 | 與季節時令相適應。 |
一路風塵 | 形容旅途辛苦。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時天色昏暗。 |
懸崖勒馬 |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勒:收住韁繩。 |
反老還童 | 反:回。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語。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 |
命與仇謀 | 仇:仇敵。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形容命運不好,常遇挫折。 |
罄竹難書 | 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
專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興高采烈 |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烈;旺盛。 |
分工合作 | 眾人各司其責,共同從事工作。 |
風聲鶴唳 | 唳:鶴鳴聲。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擾。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 九州:指全中國。月亮普照全中國,而人間苦樂不同,少數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 |
困獸猶斗 | 困獸:被圍困的野獸;猶:還、仍;斗:搏斗。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最好是避開。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騰聲飛實 | 傳揚名聲與功業。謂使名實俱得傳揚。 |
意惹情牽 | 惹:引起。牽:牽掛。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亂煩躁迷惑不清,使渾濁不清。 |
隨俗雅化 | 隨著時俗風尚恰到好處地改變裝飾。 |
異軍突起 | 異軍:另外一支軍隊。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