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馬利兵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秣:喂;利:鋒利。磨好兵器,喂飽戰馬。形容準備戰斗。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六年》:“搜乘補卒,秣馬利兵,修陳固列。”
基礎信息
拼音mò mǎ lì bīng
注音ㄇㄛˋ ㄇㄚˇ ㄌ一ˋ ㄅ一ㄥ
繁體秣馬利兵
感情秣馬利兵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形容準備戰斗。
近義詞秣馬厲兵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老馬識途(意思解釋)
- 勢力之交(意思解釋)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釋)
- 年少無知(意思解釋)
-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意思解釋)
- 廣闊天地(意思解釋)
- 驚心動魄(意思解釋)
- 作賊心虛(意思解釋)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意思解釋)
- 作壁上觀(意思解釋)
- 風急浪高(意思解釋)
- 女扮男裝(意思解釋)
- 興高采烈(意思解釋)
- 比眾不同(意思解釋)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釋)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釋)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意思解釋)
- 口墜天花(意思解釋)
- 唇槍舌劍(意思解釋)
- 依樣畫葫蘆(意思解釋)
- 勤學苦練(意思解釋)
- 饑不擇食(意思解釋)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釋)
- 笑貌聲音(意思解釋)
- 取之不盡(意思解釋)
- 陰陽怪氣(意思解釋)
- 止戈興仁(意思解釋)
- 閉門讀書(意思解釋)
※ 秣馬利兵的意思解釋、秣馬利兵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大名鼎鼎 | 鼎鼎:聲威盛大的樣子。 |
金光閃閃 | 閃閃:光亮閃爍。金光閃爍耀眼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
殺雞取卵 | 殺了雞取出雞蛋。比喻貪圖眼前的一點好處;而損害長遠的利益。 |
昂首挺胸 |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著頭;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飽滿的樣子。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樣子)。 |
壞法亂紀 | 破壞法制和紀律。 |
苦口之藥 | 苦口:口味苦。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比喻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光前啟后 | 猶“光前裕后”。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一條龍 |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密鑼緊鼓 | 鑼聲緊,鼓點密。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聲勢。 |
黃鐘毀棄 |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 |
戰不旋踵 | 旋:轉。踵:腳后跟。打仗時不向后轉。形容勇猛向前。 |
別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 |
驕傲自滿 | 自高自大;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 |
冒失鬼 | 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 |
無聲無息 | 息:音信;消息。沒有聲音;沒有氣息。形容沒有聲響;不為人覺察。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服氣吞露 | 服氣:導引之術,即氣功。指修煉道術。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變化大。 |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 鮑魚:咸魚;肆:店鋪。如同進入咸魚店,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環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亂煩躁迷惑不清,使渾濁不清。 |
滿天飛 | 形容到處都是。亦作“滿空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