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籌不納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一點辦法也沒有。
出處元 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若是越勾踐姑蘇臺上見他,那西施半籌也不納,更敢早十年敗國亡家。”
例子萬騎交馳,兩軍相見,咱手里半籌不納。(元 朱凱《昊天塔》第二折)
基礎信息
拼音bàn chóu bù nà
注音ㄅㄢˋ ㄔㄡˊ ㄅㄨˋ ㄋㄚˋ
繁體半籌不納
感情半籌不納是貶義詞。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一點辦法都想不出。
近義詞一籌莫展
反義詞足智多謀
英語be at the end of one's row(be in an impass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整整齊齊(意思解釋)
- 強取豪奪(意思解釋)
- 大名鼎鼎(意思解釋)
- 鬼怕惡人(意思解釋)
- 謳功頌德(意思解釋)
- 戒驕戒躁(意思解釋)
- 形神不全(意思解釋)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釋)
- 皮開肉綻(意思解釋)
- 語短情長(意思解釋)
- 衣錦還鄉(意思解釋)
- 白發蒼蒼(意思解釋)
- 風和日麗(意思解釋)
- 刀耕火種(意思解釋)
- 風虎云龍(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離奇古怪(意思解釋)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釋)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釋)
- 過門不入(意思解釋)
- 引領翹首(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釋)
- 雅俗共賞(意思解釋)
- 脫口而出(意思解釋)
- 魂飛天外(意思解釋)
- 蕩然無余(意思解釋)
- 走過場(意思解釋)
※ 半籌不納的意思解釋、半籌不納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支支吾吾 | 亦作“支支梧梧”。謂說話吞吞吐吐,含混躲閃。 |
旦夕之間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間,形容在很短時間內。 |
自己人 |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內人。 |
氣充志驕 | 謂心滿意得,驕傲自大。 |
打腫臉充胖子 | 比喻寧可付出代價而硬充作了不起。 |
照葫蘆畫瓢 |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 |
鴻鵠將至 | 鴻鵠:天鵝。指學習不專心。現表示將有所得。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樣子)。 |
鬼瞰其室 | 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將禍害其滿盈之志。 |
玉卮無當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
不得而知 | 得:能夠。無從知道。 |
供不應求 | 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供:供應。 |
救經引足 | 經:自縊,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白發蒼蒼 | 蒼蒼:灰白色。形容年邁而頭發花白。 |
水中撈月 | 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
勝友如云 | 勝友:良友。許多良友聚集一處。 |
東施效顰 |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顯得更美。鄰里丑女(后稱東施);機械地模仿;也皺起眉頭;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效:模仿;顰:皺眉頭)。比喻不顧具體條件;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結果適得其反;顯得可笑。 |
湖光山色 | 湖水風光;山巒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會少離多 | 相會少,別離多。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 |
移日卜夜 | 指晝夜相繼。 |
歡聚一堂 |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金玉滿堂 | 金、玉:黃金和美玉。指黃金寶石滿堂都是。形容財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學。 |
千里命駕 | 命駕:命人駕車。備上車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訪朋友。形容友情深厚。 |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 緣:緣分。有緣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會相聚在一起。沒有緣分的人即使面對面走過,也聚不到一塊。 |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 鮑魚:咸魚;肆:店鋪。如同進入咸魚店,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環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