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燭夜游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秉:持。拿著蠟燭;夜里游玩。舊指及時行樂。也比喻珍惜光陰。
出處唐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
例子唐 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
基礎信息
拼音bǐng zhú yè yóu
注音ㄅ一ㄥˇ ㄓㄨˊ 一ㄝˋ 一ㄡˊ
繁體秉燭亱游
正音“秉”,不能讀作“chéng”。
感情秉燭夜游是中性詞。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及時行樂,也形容珍惜光陰。
辨形“秉”,不能寫作“乘”。
近義詞及時行樂、炳燭夜游
反義詞徹夜苦讀
英語have night outings with candles in hand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無妄之災(意思解釋)
- 褒善貶惡(意思解釋)
- 信及豚魚(意思解釋)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釋)
- 安安靜靜(意思解釋)
- 辭簡意足(意思解釋)
- 囊螢照雪(意思解釋)
- 冠絕一時(意思解釋)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釋)
- 經緯天地(意思解釋)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意思解釋)
- 吳頭楚尾(意思解釋)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釋)
- 款學寡聞(意思解釋)
- 平心而論(意思解釋)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釋)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釋)
- 平地一聲雷(意思解釋)
- 牽腸掛肚(意思解釋)
- 從天而降(意思解釋)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意思解釋)
- 半新不舊(意思解釋)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釋)
- 無聲無息(意思解釋)
- 精兵強將(意思解釋)
- 躍躍欲試(意思解釋)
- 彌留之際(意思解釋)
- 忠果正直(意思解釋)
※ 秉燭夜游的意思解釋、秉燭夜游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師心自是 | 師心:以心為師。指固執己見,自以為是。 |
來去無蹤 | 蹤:腳印。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 |
掃地出門 | 原指把一切雜物都掃出門去;室內干干凈凈;不留任何東西。后比喻全部家產都被處理;連人也被趕出家門。 |
富貴驕人 | 富:有錢;貴:指有地位。有財有勢,盛氣凌人。 |
刑期無刑 |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 |
壓歲錢 | 過陰歷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 |
棟梁之材 | 可以做屋棟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夠擔當重任的人。 |
無時無刻 | 時、刻:時間;時候。沒有一時一刻。 |
春風風人 | 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比喻及時給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幫助。 |
皮開肉綻 | 綻:裂開。皮肉都裂開。形容被毆打得傷勢極重。 |
流離轉徙 | 輾轉遷移,無處安身。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話就說。直:直爽。 |
大樹將軍 | 原指東漢馮異。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 |
不費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不花一點力氣。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一寸光陰:指日影移動一寸;形容很短的時間。形容時間的寶貴。 |
倦鳥知還 |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善游者溺 | 會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心曠神怡 | 心境開闊;精神愉快。曠:空闊;怡:愉快。 |
歌舞升平 | 邊歌邊舞;慶祝太平;有粉飾太平的意思。含貶義。升平:太平。 |
牛刀小試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比喻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子繼父業 |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 |
超然絕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謂遠過于尋常之輩。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采之于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宋·陸游《與姜特立書》:“《繭庵記》及《初營》、《落成》二詩,大老手筆,超然絕俗。” |
敗德辱行 | 敗壞道德和操守。 |
風風雨雨 | 刮風下雨,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 |
一剎那 | 剎那:梵文ksana的音譯。指十分短促的時間。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歐風美雨 |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