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之若浼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
出處《孟子 公孫丑上》:“推惡惡之心,思與鄉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將浼也。”趙岐注:“與鄉人立,見其冠不正,望望然,慚愧之貌也,去之恐其污己也。”
例子他一口拒絕,避之若浼。夏衍《感謝德萊塞》
基礎信息
拼音bì zhī ruò měi
注音ㄅ一ˋ ㄓ ㄖㄨㄛˋ ㄇㄟˇ
感情避之若浼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回避。
英語avoid somebody like the plagu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舍安就危(意思解釋)
- 不屑一顧(意思解釋)
- 盡信書不如無書(意思解釋)
- 鋪張浪費(意思解釋)
- 引鬼上門(意思解釋)
- 刻骨銘心(意思解釋)
- 山雨欲來風滿樓(意思解釋)
- 殺雞取卵(意思解釋)
- 謙受益,滿招損(意思解釋)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釋)
- 毀于一旦(意思解釋)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釋)
- 行不顧言(意思解釋)
- 敗俗傷風(意思解釋)
- 雞胸龜背(意思解釋)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意思解釋)
- 吳頭楚尾(意思解釋)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意思解釋)
- 將奪固與(意思解釋)
- 香火姻緣(意思解釋)
- 有求必應(意思解釋)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釋)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釋)
- 半新不舊(意思解釋)
- 悲不自勝(意思解釋)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意思解釋)
※ 避之若浼的意思解釋、避之若浼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不過爾爾 | 爾爾:如此如此。不過如此而已。 |
眾多非一 | 指類別甚多,不止一種。 |
連編累牘 | 牘:古代寫字的木片。形容篇幅過多,文辭長。 |
慌里慌張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 |
源源不斷 | 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斷。 |
取而代之 | 奪取別人的地位、權利而代替他。 |
一哄而起 | 喧鬧;起哄。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難看。 |
進讒害賢 | 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
之子于歸 | 之子:這個女子;于歸: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心小志大 | 辦事小心,抱負遠大。 |
風風雨雨 | 刮風下雨,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 |
剛愎自用 |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
老牛舐犢 | 舐:舔;犢:小牛。老牛舔著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憐愛兒女。 |
聰明伶俐 | 伶俐:靈活。形容小孩子頭腦靈活;記憶力和理解力強。 |
辭喻橫生 | 橫生:橫逸而出。言辭生動,橫逸而出。 |
打開天窗說亮話 | 比喻無須規避,公開說明。 |
牛星織女 | 即牛郎織女。 |
去住兩難 | 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為難。 |
為所欲為 | 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為:做。 |
舉措不當 | 舉措:舉動,措置。指行動措施不得當。 |
斷子絕孫 | 指沒有子孫后代。多用作詛咒語。 |
一清二楚 | 十分明白、清楚。 |
行不副言 | 謂言行不一。 |
怪模怪樣 | 形態奇怪。 |
有國難投 | 有國家卻不能回去。 |
顧影慚形 | 看著身影,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指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稱號等而感到慚愧。 |
尾生喪身 | 傳說魯國人尾生與一女子相約在橋下會面,水漲,尾生不愿失信,抱著橋柱被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約,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