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諸于世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向社會上公開,使人們知道。
出處《上饒集中營·茅家嶺地獄》:“把許多革命青年、愛國志士的遭遇,公諸于世。”
例子徐懷中《我們播種愛情》第一章:“對于這似乎只是為了公諸于世的結婚,人們有各種不同的評論。”
基礎信息
拼音gōng zhū yú shì
注音ㄍㄨㄥ ㄓㄨ ㄩˊ ㄕˋ
繁體公諸于丗
感情公諸于世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指向社會上公開。
近義詞公諸于眾
英語make public(put on record)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和風細雨(意思解釋)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釋)
- 因噎廢食(意思解釋)
- 親上成親(意思解釋)
- 氣象萬千(意思解釋)
- 白發蒼蒼(意思解釋)
- 分路揚鑣(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少(意思解釋)
- 牛刀小試(意思解釋)
- 安閑自得(意思解釋)
- 舉止嫻雅(意思解釋)
- 鮮血淋漓(意思解釋)
- 牛驥同槽(意思解釋)
- 清風勁節(意思解釋)
- 白云蒼狗(意思解釋)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釋)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釋)
- 呼風喚雨(意思解釋)
- 一剎那(意思解釋)
- 唯利是圖(意思解釋)
- 出師不利(意思解釋)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釋)
- 冒失鬼(意思解釋)
- 改惡向善(意思解釋)
- 大勢所趨(意思解釋)
- 妖魔鬼怪(意思解釋)
- 斷子絕孫(意思解釋)
- 入文出武(意思解釋)
※ 公諸于世的意思解釋、公諸于世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歌鶯舞燕 | 歌聲宛轉如黃鶯,舞姿輕盈如飛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勢大好。 |
自我批評 |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點等。 |
日日夜夜 | 每天每夜。形容延續的時間長。 |
青山綠水 | 泛稱美好山河。 |
居重馭輕 | 指人主掌握兵權以制政權。 |
想望豐采 | 見“想望風采”。 |
烏合之眾 |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
斷斷續續 | 不連續的,具有無條理的和不連貫的特性。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經過。一定要經過的道路。 |
庖丁解牛 | 庖丁:廚師。廚師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技術純熟神妙;做事得心應手。 |
雄心壯志 |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
直搗黃龍 | 直接搗毀敵人的巢穴。搗:搗毀;黃龍:黃龍府;金人腹地。現泛指敵人腹地。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扶搖直上 | 扶搖: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乘著大旋風之勢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興前業;裕后:恩澤流傳及子孫。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績顯著。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御:抵御。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
斷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婆婆媽媽 | 形容人動作瑣細,言語羅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樹欲靜而風不止 | 樹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著。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平心而論 | 論:說。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 |
心煩意亂 | 心情煩躁;思緒紛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煩:煩躁;意:心緒;心思。 |
意興索然 | 索然:全無,空盡。興致全無。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亦作“興致索然”。 |
聰明反被聰明誤 |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
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過門不入 | 經過家門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職守,公而忘私。 |
圓鑿方枘 | 鑿:榫眼;枘:榫頭。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繁榮富強 | 繁榮:(經濟或事業)蓬勃發展;興盛;富強:(國家)生產豐富;力量強大。形容國家興旺發達;富足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