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聵震聾的成語故事

拼音xǐng kuì zhèn lóng
基本解釋猶言振聾發(fā)聵。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為之震驚,受到啟發(fā)。
出處陶曾佐《論小說之勢力及其影響》:“一躍而登此莊嚴(yán)美麗之舞臺中,一奮萃此醒聵震聾之盤渦里?!?/p>
暫未找到成語醒聵震聾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醒聵震聾)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枉尺直尋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為也?!敝祆浼ⅲ骸巴?,屈也;直,伸也。八尺為尋,所屈者小,所伸者大也。” |
大公無私 | 清 龔自珍《論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謂大公無私也已?!?/td> |
經(jīng)幫緯國 | 唐·李世民《授長孫無忌司徒詔》:“是以經(jīng)邦緯國必俟曹之勛,燮理陰陽允歸鍾華之望?!?/td> |
用智鋪謀 | 明·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韓元帥率領(lǐng)軍卒,驅(qū)將校用智鋪謀?!?/td> |
自我批評 | 鄧小平《在北方局黨校整風(fēng)動員會上的講話》:“我們不但要有自我批評的精神,還要有批評的精神?!?/td> |
苦思冥想 | 巴金《創(chuàng)作回憶錄 關(guān)于<激流>二》:“我拿起筆從來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寫得快,說我‘粗制濫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
不僧不俗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張廷秀逃生救父》:“倘一時沒眼色,配著個不僧不俗如醉如癡蠢物,豈不誤了終身?”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xué)人向什么處立?” |
反治其身 | |
永垂不朽 | 《魏書 高祖紀(jì)下》:“雖不足綱范萬度,永垂不朽,且可釋滯目前,厘整時務(w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