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車而歸的成語故事

拼音mǎn chē ér guī
基本解釋滿:滿滿地;歸:返回。東西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獲極豐富。
出處明·李贄《又與焦弱侯》:“然林汝寧向者三任,彼無一任不往,往必滿載而歸,茲尚未厭足,如餓狗思想隔日屎,乃敢欺我以為游嵩少。”
暫未找到成語滿車而歸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滿車而歸)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本位主義 | 毛澤東《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六)本位主義,一切只知道為四軍打算,不知道武裝地方群眾是紅軍的重要任務之一。” |
野心勃勃 | 清 陳天華《獅子吼》:“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國盡歸他的字下。” |
仰屋著書 | 《梁書·南平元襄王偉傳》:“下官歷觀世人,多有不好歡樂,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書。千秋萬歲,誰傳此者。” |
一條龍 | 張平《抉擇》:“據說現在時興的已經是一條龍服務:跳舞、吃飯、桑拿、唱歌、打牌,從下午開始,可以一直玩到凌晨。” |
目無全牛 |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說》:“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 |
粉墨登場 | 清 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 清勤堂隨筆》:“粉墨登場,所費不貲。致滋喧雜之煩,殊乏恬適之趣。” |
公子哥兒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見安公子那一番舉動,早知他是不通世路艱難,人情利害的一個公子哥兒。” |
安身立命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僧問:‘學人不據地時如何?’師云:‘汝向什么處安身立命?’” |
信口開河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當一個信口開合知。” |
踵武前賢 | 戰國·楚·屈原《離騷》:“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