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頭支票的成語故事

拼音kōng tóu zhī piào
基本解釋空頭:有名無實的;支票:向銀行取款或撥款的票據(jù)。指有名無實的支票;不能兌現(xiàn)。現(xiàn)多比喻不能實現(xiàn)的諾言或保證。
出處鄒韜奮《三十年前的民主運動》:“他們以為放出一個‘九年預(yù)備’的空頭支票,可以緩和空氣。”
暫未找到成語空頭支票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空頭支票)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草偃風(fēng)從 | |
縫衣淺帶 | 先秦 莊周《莊子 盜跖》:“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辯,以教后世,縫衣淺帶,矯言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 |
疚心疾首 | 唐 崔鍔《內(nèi)寺伯朱夫人趙氏合袝志》:“以嗣子奉命雞林,三歲然復(fù),疚心疾首,亦時禮念,冥期佑助。” |
不辱使命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壽昌大笑起來,掉頭對著立群說:‘不辱使命!’” |
白日見鬼 | 宋 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第六卷:“在京師時有語曰:‘吏、勛、封、考,筆頭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見鬼。’” |
平淡無奇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聽起安老爺這幾句話,說得也平淡無奇。” |
親上成親 | 元·關(guān)漢卿《調(diào)風(fēng)月》第一折:“怕不依隨蒙君一夜恩,爭奈忒達地忒知根,兼上親上成親好對門。” |
折臂三公 | 唐·劉禹錫《秘書崔少監(jiān)墜馬長句因而和之詩》:“上車著作應(yīng)來問,折臂三公定送方。” |
目不斜視 | 清 李汝珍《鏡花緣》:“都是目不斜視,俯首而行。” |
酒能亂性 | 清·無名氏《說呼全傳》第16回:“酒能亂性,色是敗真。財乃致命,氣動殺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