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憂事者后樂事,先樂事者后憂事的成語故事

拼音xiān yōu shì zhě hòu lè shì,xiān lè shì zhě hòu yōu shì
基本解釋先為事業(yè)而憂慮,后來就為事業(yè)的成功而安樂;事業(yè)未成先享樂,后來就會為事業(yè)而憂慮。
出處漢·戴德《大戴禮記·曾子立事》:“先憂事者后樂事,先樂事者后憂事。”
暫未找到成語先憂事者后樂事,先樂事者后憂事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先憂事者后樂事,先樂事者后憂事)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徘徊觀望 | 孫中山《第二次討袁宣言》:“至袁氏今日,勢已窮蹙,而猶徘徊觀望,不肯自歸于失敗。” |
離世遁上 | 《韓非子·八說》:“為故人行私,謂之‘不棄’;以公財(cái)分施,謂之‘仁人’;輕祿重身,謂之‘君子’;枉法曲親,謂之‘有行’;棄官寵交,謂之‘有俠’;離世遁上,謂之‘高傲’;交爭逆令,謂之‘剛材’。” |
回心轉(zhuǎn)意 | 元 高則誠《琵琶記》第31出:“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轉(zhuǎn)意時節(jié),且更耐看如何?” |
反求諸己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射者正己而后發(fā),發(fā)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xué)人向什么處立?” |
喜新厭舊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 |
餓虎吞羊 | 《清平山堂話本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一個初侵女色,由如餓虎吞羊。” |
多情善感 | 唐·陸龜蒙《自遣詩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難忘,只有風(fēng)流共古長。” |
供不應(yīng)求 | 《茅盾選集 長春南關(guān)行》:“現(xiàn)在接受了南方六個單位的訂貨單,每天生產(chǎn)一至二噸,供不應(yīng)求。” |
詐奸不及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回:“正在五岳樓下來,撞見個奸詐不及的,把娘子攔住了不肯放。”又第五十二回:“那廝帶將許多詐奸不及的三二十人,逕入家里,來宅子后看了,便要發(fā)遣我們出去,他要來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