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行慮義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計:計策。行:實施。慮:考慮。義:道義。實施計策前要考慮到是否合乎道義。
出處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慎行論》:“君子計行慮義,小人計行其利。”
基礎信息
拼音jì xíng lǜ yì
注音ㄐ一ˋ ㄒ一ㄥˊ ㄌㄩˋ 一ˋ
繁體計行慮義
感情計行慮義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手舞足蹈(意思解釋)
- 亦復如是(意思解釋)
- 齊頭并進(意思解釋)
- 秋水伊人(意思解釋)
- 色飛眉舞(意思解釋)
- 多謀善慮(意思解釋)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釋)
- 哀而不傷(意思解釋)
- 寸步不離(意思解釋)
- 膽如斗大(意思解釋)
- 百戰百勝(意思解釋)
- 雨散風流(意思解釋)
- 目不斜視(意思解釋)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釋)
- 互通有無(意思解釋)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釋)
- 煢煢孑立(意思解釋)
- 文山會海(意思解釋)
- 斗水活鱗(意思解釋)
- 心煩意亂(意思解釋)
- 一鼓作氣(意思解釋)
- 風聲鶴唳(意思解釋)
- 捫心自問(意思解釋)
- 知往鑒今(意思解釋)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釋)
- 汗馬功勞(意思解釋)
- 無影無蹤(意思解釋)
- 迷離惝恍(意思解釋)
※ 計行慮義的意思解釋、計行慮義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炒魷魚 | 因魷魚一炒就卷起來,比喻卷鋪蓋。指解雇。 |
失魂喪膽 | 形容極度恐慌。 |
旦夕之間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間,形容在很短時間內。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現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自我批評 |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點等。 |
靡所底止 | 謂沒有止境。 |
惡衣惡食 | 惡: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愛才如渴 |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 |
時易世變 | 時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 |
到此為止 | 以這里為界限。 |
雄心壯志 |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
行不顧言 | 顧言:顧及自己所說的話。為人處事不守信用。 |
風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 |
前腳后腳 | 比喻緊跟著。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戶告人曉 |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 |
螓首蛾眉 | 螓:蟬的一種。螓首:額廣而方;蛾眉:眉細而長。寬寬的額頭,彎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
粉墨登場 | 粉墨: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指化裝后登臺演戲。比喻喬裝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臺。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戲一樣活動。 |
念茲在茲 |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
熱氣騰騰 | 熱氣:溫度高的氣體;騰騰:氣體不斷上升的樣子。原意為熱氣盛大。比喻情緒高漲;氣氛熱烈。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充耳不聞 | 充:塞住;聞:聽。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 |
北斗之尊 |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貴。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
悲不自勝 | 勝:經受得住。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形容傷感至極;情難自禁。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無本買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