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搜博采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廣泛搜集采取。
出處明·李贄《續(xù)焚書·序匯·史閣敘述》:“君知其難,則自能旁搜博采,若我太祖高皇帝然,唯務(wù)得人而后已。”
例子清·況周頤《蕙風詞話續(xù)編》第二卷:“《四印齋所刻詞》,旁搜博采,精彩絕倫。”
基礎(chǔ)信息
拼音páng sōu bó cǎi
注音ㄆㄤˊ ㄙㄡ ㄅㄛˊ ㄘㄞˇ
繁體旁搜博採
感情旁搜博采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寫作等。
近義詞旁征博引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意思解釋)
- 大有可為(意思解釋)
- 是非口舌(意思解釋)
- 嚴陣以待(意思解釋)
- 默不做聲(意思解釋)
- 金光閃閃(意思解釋)
- 裾馬襟牛(意思解釋)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意思解釋)
- 論黃數(shù)白(意思解釋)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釋)
- 費盡心機(意思解釋)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釋)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釋)
- 雄心壯志(意思解釋)
- 巧上加巧(意思解釋)
- 偶一為之(意思解釋)
- 滿招損,謙受益(意思解釋)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釋)
- 無關(guān)緊要(意思解釋)
- 比眾不同(意思解釋)
- 珍樓寶屋(意思解釋)
- 美人遲暮(意思解釋)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釋)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釋)
- 子繼父業(yè)(意思解釋)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釋)
- 卑鄙齷齪(意思解釋)
- 取之不盡(意思解釋)
※ 旁搜博采的意思解釋、旁搜博采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yè)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朝權(quán)在手,便把令來行 | 一旦掌了權(quán),就發(fā)號施令,指手畫腳。 |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 飽:吃足;終日:整天。整天吃得飽飽的,什么事也不干。 |
以小見大 |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jié);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 |
戶限為穿 | 戶限:門檻;為:被。門檻都踩破了。形容進出的人很多。 |
動蕩不定 |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wěn)定,不平靜。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樣子)。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驚鴻艷影 | 驚鴻:輕捷飛起的鴻雁。形容女子輕盈艷麗的身影。多就遠望而言。 |
大張旗鼓 | 大規(guī)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zhàn)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guī)模和聲勢大;現(xiàn)泛指做事規(guī)模和聲勢很大。 |
粗制濫造 | 粗:粗糙;濫:過多而不加以節(jié)制。原指產(chǎn)品制作粗糙;只求數(shù)量;不顧質(zhì)量。現(xiàn)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講求質(zhì)量。 |
罪上加罪 | 指罪惡更為嚴重。 |
繪聲繪影 |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tài)。也作“不加可否。” |
惡醉強酒 | 強:硬要。怕醉卻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舉世無敵 | 全世界沒有能勝過的。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聰明反被聰明誤 |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
叫苦連天 |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 |
天下第一 |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 |
知往鑒今 |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紛紅駭綠 | 紛:紛披;紅:指紅花;駭:散亂;綠:指綠葉。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 |
東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大勢所趨 | 大勢:總體局勢;趨:向、往。整個局勢發(fā)展的趨向。 |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暗香疏影 | 暗香:淡淡的香氣;疏影:稀疏的影子。梅花的香味和姿態(tài)。指稱梅花。 |
留戀不舍 | 依戀著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 |
角巾東路 | 《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琇書曰:‘既定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意謂辭官退隱,登東歸之路。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