胼手胝足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胼、胝:手掌足底因長期磨擦而長出的老繭。手上和腳上都生了繭子。形容長期辛苦勞動。
出處宋 朱熹《九江彭蠡辨》:“凡禹之所為,過門不入,胼手胝足,而不以為病者,為欲大濟天下昏墊之足,以衣且食而遂其生耶!”
例子僑胞的金錢不是容易得到的,是由于他們終年胼手胝足,千辛萬苦,省吃儉用,積蓄起來的。(鄒韜奮《抗戰以來 熱烈愛國的千萬僑胞》)
基礎信息
拼音pián shǒu zhī zú
注音ㄆ一ㄢˊ ㄕㄡˇ ㄓ ㄗㄨˊ
正音“胝”,不能讀作“dǐ”;“胼”,不能讀作“bīng”。
感情胼手胝足是中性詞。
用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用于書面語。
辨析胼手胝足與“摩頂放踵”有別:“摩頂放踵”重于形容不辭勞苦的精神;胼手胝足側重于形容長期的艱苦勞動。
近義詞摩頂放踵、胼胝手足
英語hard working(toil and moil)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脆而不堅(意思解釋)
- 薪貴于桂(意思解釋)
- 開門見山(意思解釋)
- 石枯松老(意思解釋)
- 超俗絕世(意思解釋)
- 吸血鬼(意思解釋)
- 清清楚楚(意思解釋)
- 金光閃閃(意思解釋)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釋)
- 遺形藏志(意思解釋)
- 連編累牘(意思解釋)
- 極重不反(意思解釋)
- 沒里沒外(意思解釋)
- 萬里長城(意思解釋)
- 敲詐勒索(意思解釋)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意思解釋)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釋)
- 難上加難(意思解釋)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釋)
- 共商國是(意思解釋)
- 動魄驚心(意思解釋)
- 風情月意(意思解釋)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釋)
- 穩如泰山(意思解釋)
- 信口開河(意思解釋)
- 認賊作父(意思解釋)
- 戰不旋踵(意思解釋)
- 老牛舐犢(意思解釋)
※ 胼手胝足的意思解釋、胼手胝足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干凈利落 | 形容沒有多余的東西。令人爽心悅目。也形容動作熟練、敏捷準確。 |
疾如旋踵 | 旋踵:轉動腳跟。快得就像轉動一下腳跟。形容變化很快。 |
釋車下走 | 釋:放下,放開。下車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靜。 |
超俗絕世 | 謂超出世俗,無人可比。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現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鶴立雞群 | 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比喻才能或儀表出眾。 |
鑒影度形 | 觀察揣度人的形跡。 |
說一不二 | 指說話算數;說了就不更改。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嚴明法紀。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動刀槍。泛指內部相爭。操:拿;戈:古代的一種兵器。 |
躡手躡腳 | 躡:放輕腳步。形容動作很輕;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隨。 |
兢兢戰戰 |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戰戰:畏懼的樣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 |
取而代之 | 奪取別人的地位、權利而代替他。 |
官僚主義 |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 |
折臂三公 | 晉代的羊枯,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公。指貴官墮馬。 |
討價還價 | 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復爭議。現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心煩意亂 | 心情煩躁;思緒紛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煩:煩躁;意:心緒;心思。 |
打情賣笑 | 打情罵俏,指男女調情。 |
公子哥兒 |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 |
受益匪淺 | 匪:通“非”。得到的好處很多。 |
短壽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充耳不聞 | 充:塞住;聞:聽。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 |
時運亨通 | 指時運好,諸事順利。 |
敗德辱行 | 敗壞道德和操守。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