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之高屋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同“束之高閣”。
出處明·李贄《讀書樂》詩:“棄置莫讀,束之高屋,怡性養神,輟歌送哭。”
基礎信息
拼音shù zhī gāo wū
注音ㄕㄨˋ ㄓ ㄍㄠ ㄨ
感情束之高屋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放著不用。
近義詞束之高閣、束在高閣、束置高閣
英語hang by the wall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改俗遷風(意思解釋)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釋)
- 百川歸海(意思解釋)
- 自力更生(意思解釋)
- 安安靜靜(意思解釋)
- 爭先恐后(意思解釋)
- 今來古往(意思解釋)
- 姹紫嫣紅(意思解釋)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釋)
- 光前啟后(意思解釋)
- 難上加難(意思解釋)
- 珠玉之論(意思解釋)
- 畫地為牢,議不入(意思解釋)
- 經史百子(意思解釋)
- 心煩意亂(意思解釋)
- 東施效顰(意思解釋)
- 聰明反被聰明誤(意思解釋)
- 穩如泰山(意思解釋)
- 身敗名裂(意思解釋)
- 牛驥同槽(意思解釋)
- 千真萬確(意思解釋)
- 竹籃打水一場空(意思解釋)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釋)
- 超凡入圣(意思解釋)
- 久假不歸(意思解釋)
- 持之以恒(意思解釋)
- 解甲歸田(意思解釋)
- 驚惶失措(意思解釋)
※ 束之高屋的意思解釋、束之高屋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綠林豪客 | 綠林:西漢王匡、王鳳為首的“綠林軍”。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武裝力量指傷害人民的群盜股匪。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
迷而不反 | 迷路后不知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 |
改過遷善 | 改正錯誤,變成好的。指去惡就善。 |
體恤入微 | 同“體貼入微”。 |
掃地出門 | 原指把一切雜物都掃出門去;室內干干凈凈;不留任何東西。后比喻全部家產都被處理;連人也被趕出家門。 |
河魚腹疾 | 指腹瀉。 |
自強不息 | 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毀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來不易的東西;一下子就毀掉了。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一下子被毀滅掉。 |
目不忍見 |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同“目不忍視”。 |
同心合力 |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巧上加巧 |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 |
倦鳥知還 |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 |
徇私舞弊 | 為了個人利益或照顧私人關系而弄虛作假;做不合法規的事。徇:依從;舞弊:用欺騙的方法做違反法規的事。 |
風和日麗 | 和:柔合;溫和。輕風柔和;陽光燦爛。形容天氣晴和。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難看。 |
死對頭 |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時不我待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鮮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形容鮮血流淌不止。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形影相隨 |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形容關系密切;永不分離。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撥亂濟危 | 平定亂世,救濟危難。亦作“撥亂濟時”。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 |
薪盡火滅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滅了。比喻死亡。 |
人盡其才 |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盡:全部用出。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