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足一跡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重足一跡”。
出處《漢書·佞幸傳·石顯》:“自是公聊以下畏顯,重足一跡。”顏師古注:“言極恐懼,不敢自寬縱。”
例子[李沼]未幾,按甲來覲,諷天子誅大臣,縉紳間重足一跡。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四兇》
基礎(chǔ)信息
拼音zhòng zú yī jì
注音ㄓㄨㄥˋ ㄗㄨˊ 一 ㄐ一ˋ
繁體重足一跡
感情重足一跡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害怕。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上天無路,入地?zé)o門(意思解釋)
- 自我批評(意思解釋)
- 打腫臉充胖子(意思解釋)
- 遺形藏志(意思解釋)
- 鴻鵠將至(意思解釋)
- 鐵面無私(意思解釋)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釋)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釋)
- 海底撈月(意思解釋)
- 千絲萬縷(意思解釋)
- 連珠炮(意思解釋)
- 大開方便之門(意思解釋)
- 死不開口(意思解釋)
- 動魄驚心(意思解釋)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釋)
- 顧景慚形(意思解釋)
- 似曾相識(意思解釋)
- 華不再揚(意思解釋)
- 面授機宜(意思解釋)
- 天相吉人(意思解釋)
- 今夕何夕(意思解釋)
- 阿時趨俗(意思解釋)
- 出神入化(意思解釋)
- 拔毛連茹(意思解釋)
- 援筆立就(意思解釋)
- 驚惶失措(意思解釋)
- 懲惡勸善(意思解釋)
- 間不容礪(意思解釋)
※ 重足一跡的意思解釋、重足一跡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yè)的漢語詞典與文學(xué)資料庫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安內(nèi)攘外 | 原就藥的療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內(nèi)部,排除外患。 |
亦復(fù)如是 | 復(fù):又,再。也是這樣。 |
河魚腹疾 | 指腹瀉。 |
夜深人靜 | 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 |
苦思冥想 | 絞盡腦汁,深沉地思索。 |
兵無常勢 | 兵:戰(zhàn)爭;常:常規(guī)、不變;勢:形勢。指用兵作戰(zhàn)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指根據(jù)敵情采取靈活對策。 |
言而無信 | 信:信用。說話不算數(shù);沒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拋磚引玉 | 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
鋪天蓋地 | 鋪:把東西散開;蓋:籠罩;遮蔽。遮住天;蓋住地。形容充滿了整個天地。來勢猛烈。也作“遮天蓋地”。 |
民不畏死 | 畏:懼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
酒后茶余 |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
經(jīng)緯天地 | 經(jīng):絲織品的直線;緯:絲織品的橫線。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經(jīng)營天下,治理國政。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zhàn)。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nèi)容充實。 |
黃耳傳書 |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
著手成春 | 著手:動手接觸。指詩歌格調(diào)自然清新。后比喻醫(yī)術(shù)高明。 |
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yīng)手的境界。 |
公子哥兒 |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wù)正業(yè)的子弟。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敗德辱行 | 敗壞道德和操守。 |
呼風(fēng)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fēng)雨。現(xiàn)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精明強干 | 精細(xì)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剮: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 |
他山之石 | 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贊嘆語。謂此是良辰。 |
神不知鬼不覺 | 指形跡隱秘,不為人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