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陸

詞語解釋
馬陸[ mǎ lù ]
⒈ ?節肢動物,體圓長。由20個環節構成,背面有黃黑相間的環紋。棲息在陰濕的地方,觸之則蜷曲如環,并放出臭味。晝伏夜出,吃草根或腐敗的植物。又稱馬蚿、馬蚰、百足。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四·馬陸》。
引證解釋
⒈ ?節肢動物,體圓長。由20個環節構成,背面有黃黑相間的環紋。棲息在陰濕的地方,觸之則蜷曲如環,并放出臭味。晝伏夜出,吃草根或腐敗的植物。又稱馬蚿、馬蚰、百足。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四·馬陸》。
國語辭典
馬陸[ mǎ lù ]
⒈ ?動物名。節肢動物門倍足綱。全身由許多環節構成,每個環節上有兩對腳,頭上有一對觸須,生活在潮濕地方,遇到危險會分泌一種黃臭的液體,并把自己身體卷縮起來。
分字解釋
※ "馬陸"的意思解釋、馬陸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