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犯

詞語解釋
干犯[ gān fàn ]
⒈ ?觸犯;干擾侵犯。
例不軌之民,干犯國法。
乃明為禁令,有干犯者輒戮。——《三國志·魏志·蘇則傳》
英encroach upon; offend;
引證解釋
⒈ ?冒犯;觸犯;干擾。
引《后漢書·史弼傳》:“干犯至戚,罪不容誅。”
宋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上》:“先是京城惡少及屠沽商販,多繫名諸軍干犯府縣法令,有罪即逃入軍中。”
清 黃鈞宰 《金壺浪墨·劉中丞書》:“不軌之民,干犯國法。”
郭沫若 《一只手》:“這在形式上已經(jīng)把工人團結(jié)了起來,假使他們再有一種精神結(jié)合,就給一堆石塊砌成了一座保壘,那是不可干犯的。”
⒉ ?舊時刑律用語。指與罪案有牽連的人。
引《元典章·刑部五·檢驗》:“今省部定到尸形格式於內(nèi),於是開寫正犯、干犯名色。”
國語辭典
干犯[ gān fàn ]
⒈ ?冒犯、侵犯。也作「干冒」。
引《后漢書·卷二七·吳良傳》:「信陽侯就倚恃外戚,干犯乘輿,無人臣禮,為大不敬。」
近冒犯
分字解釋
※ "干犯"的意思解釋、干犯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yè)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詞語
- kuài gān qī快干漆
- jiǎng gàn dào shū蔣干盜書
- gàn jiàng干將
- méi gān cài梅干菜
- gān jìn干盡
- gān shī干尸
- zhú gàn gōng竺干公
- zǒng gàn總干
- gān zhī干支
- shí gàn實干
- gān cuì干脆
- ān gàn闇干
- jī gān基干
- zuàn gàn鉆干
- gān dǎ lěi干打壘
- dà gàn大干
- bǐng gān餅干
- zhěng dùn gàn kūn整頓干坤
- dān gàn單干
- méi gàn jìng沒干凈
- lǎo gān bù老干部
- gàn bù干部
- xiǎo gàn wǔ小干仵
- yī gān èr jìng一干二凈
- bái gān ér白干兒
- gān gān jìng jìng干干凈凈
- wēi gàn bì shī煨干避濕
- gàn xiào干校
- ān gàn安干
- bāo gān zhì包干制
- zhū gān yù qī朱干玉戚
- gān lào干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