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

詞語解釋
虎皮[ hǔ pí ]
⒈ ?老虎的皮。
⒉ ?講席的代稱。語出《宋史·道學傳一·張載》:“﹝張載﹞嘗坐虎皮講《易》京師,聽從者甚眾。”
⒊ ?比喻用以嚇唬別人的一種假象。
⒋ ?冠名。
⒌ ?荔枝的一種。
引證解釋
⒈ ?老虎的皮。
引《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胥臣 蒙馬以虎皮,先犯 陳 蔡。”
《禮記·曲禮上》:“前有士師,則載虎皮。”
孔穎達 疏:“若見前有兵眾,則舉虎皮於竿首,使兵眾見以為防也。”
唐 王績 《游仙》詩之四:“照水然犀角,游山費虎皮。”
⒉ ?講席的代稱。
引語出《宋史·道學傳一·張載》:“﹝ 張載 ﹞嘗坐虎皮講《易》京師,聽從者甚眾。”
宋 劉克莊 《沁園春·吳叔永尚書和余舊作再答》詞:“撤我虎皮,讓君牛耳,誰道兩賢相厄哉!”
明 無名氏 《鳴鳳記·鄒林游學》:“先生負山斗之望,抱天人之學,敢撤虎皮而就正有道,愿為假館以矜式大方。”
⒊ ?比喻用以嚇唬別人的一種假象。
引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問題》:“首先應該掃蕩的,倒是拉大旗作為虎皮,包著自己,去嚇呼別人。”
⒋ ?冠名。
引唐 李白 《幽州胡馬客歌》:“幽州 胡馬客,緑眼虎皮冠。”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四》:“虎皮,胡冠也。”
⒌ ?荔枝的一種。
引《說郛》卷七七引 宋 蔡襄 《荔枝譜》:“虎皮者,紅色絶大,繞腹有青紋正類虎斑,嘗於 福州 東山 大乘寺 見之。”
國語辭典
虎皮[ hǔ pí ]
⒈ ?老虎的皮。
引《禮記·樂記》:「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
分字解釋
※ "虎皮"的意思解釋、虎皮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lán lù hǔ攔路虎
- pí cǎo皮草
- hǔ shì dān dān虎視眈眈
- bái hǔ白虎
- niú pí牛皮
- yán gàn pí鹽干皮
- fàng hǔ yí huàn放虎遺患
- cǎo pí草皮
- pí cǎo háng皮草行
- lǎo hǔ老虎
- zhòng hǔ tóng xīn眾虎同心
- fāng hǔ方虎
- pí fū皮膚
- èr hǔ二虎
- wú shēng hǔ無聲虎
- yǎng hǔ yí huàn養虎遺患
- tiáo pí調皮
- pí yī皮衣
- chī mù hǔ wěn鴟目虎吻
- bái pí shū白皮書
- mǎ mǎ hǔ hǔ馬馬虎虎
- dà nǎo pí céng大腦皮層
- hǔ hǔ虎虎
- hǔ fú虎符
- zōng pí椶皮
- lǎo hǔ qián老虎鉗
- pí guà皮褂
- pí hè皮褐
- dì gǔ pí地骨皮
- bái é hǔ白額虎
- xiàng pí shù橡皮樹
- yǎ pí shì雅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