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閩

詞語解釋
七閩[ qī mǐn ]
⒈ ?指古代居住在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南部的閩人,因分為七族,故稱。《周禮·夏官·職方氏》:“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賈公彥疏:“叔熊居濮如蠻,后子從分為七種,故謂之七閩。”后稱福建省為閩或七閩。
引證解釋
⒈ ?指古代居住在今 福建省 和 浙江省 南部的 閩 人,因分為七族,故稱。
引《周禮·夏官·職方氏》:“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賈公彥 疏:“叔熊 居 濮 如蠻,后子從分為七種,故謂之 七閩。”
后稱 福建省 為 閩 或 七閩。宋 蘇軾 《送張職方吉甫赴閩漕六和寺中作》詩:“空使 吳 兒怨不留,青山漫漫 七閩 路。”
《剪燈新話·三山福地記》:“時有 陳有定 據守 福建,七閩 頗安。”
清 張尚瑗 《仙霞關》詩:“七閩 路與中原通,怪事咄咄驚天公。”
分字解釋
※ "七閩"的意思解釋、七閩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qī sè七色
- qī jié biān七節鞭
- qī shí èr七十二
- wǔ liù liù qī五六六七
- luàn qī bā zāo亂七八糟
- qī dǎ bā七打八
- yī qī一七
- qī bǎi七百
- qī sè bǎn七色板
- qī gū zǐ七姑子
- qī qín qī zòng七擒七縱
- qī shēng七聲
- qī dà bā七大八
- qī shì ér七事兒
- shí qī shǐ十七史
- gā qī mǎ bā嘎七馬八
- qī cǎi七采
- qī xiāng七襄
- qī dàn七旦
- mǐn nán huà閩南話
- yǐ mǎ qī zhǐ倚馬七紙
- lǐ qī理七
- wǔ zǔ qī zhēn五祖七真
- qī xīng guān七星冠
- qī qíng七情
- mǐn lǐng閩嶺
- qī yè diāo七葉貂
- qī diào七調
- qī shí èr hòu七十二候
- shí qī bā十七八
- qī shí七識
- qī gào七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