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酺

詞語解釋
賜酺[ cì pú ]
⒈ ?秦漢之法,三人以上不得聚飲,朝廷有慶典之事,特許臣民聚會歡飲,此謂“賜酺”。后世王朝遂為一種宴飲慶?;顒?。
引證解釋
⒈ ?秦 漢 之法,三人以上不得聚飲,朝廷有慶典之事,特許臣民聚會歡飲,此謂“賜酺”。后世王朝遂為一種宴飲慶?;顒?。參閱《漢書·文帝紀》。
引《新唐書·高宗紀》:“永淳 元年二月癸未,以孫 重照 生滿月,大赦,改元,賜酺三日?!?br />《宋史·禮志十六》:“賜酺,自 秦 始, 秦 法,三人以上會飲則罰金,故因事賜酺,吏民會飲,過則禁之。 唐 嘗一再舉行?!?br />《清史稿·圣祖紀二》:“乙丑,上閲射,賜酺?!?/span>
國語辭典
賜酺[ sì fǔ ]
⒈ ?準允百姓任意飲酒。
引《新唐書·卷二·太宗本紀》:「九月壬子,以有年,賜酺三日?!?/span>
分字解釋
※ "賜酺"的意思解釋、賜酺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