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垓

詞語解釋
九垓[ jiǔ gāi ]
⒈ ?亦作“九陔”。中央至八極之地。亦作“九閡”、“九陔”。九層。指天。
引證解釋
⒈ ?亦作“九畡”、“九陔”。中央至八極之地。
引《國語·鄭語》:“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經(jīng)入以食兆民。”
韋昭 注:“九畡,九州之極數(shù)。”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今普天一統(tǒng),九垓同風(fēng)。”
北齊 魏收 《枕中篇》:“九陔方集,故眇然而迅舉;五紀(jì)當(dāng)定,想窅乎而上征。”
《明史·韓爌傳》:“念先帝臨御雖止旬月,恩膏實(shí)被九垓。”
⒉ ?亦作“九閡”、“九陔”。九層。指天。
引《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上暢九垓,下泝八埏。”
李善 注:“垓,重也……言其德上達(dá)於九重之天。”
《漢書·禮樂志》:“專精厲意逝九閡,紛云六幕浮大海。”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閡亦陔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日未移晷,周章九陔。”
晉 郭璞 《游仙詩》之六:“升降隨長煙,飄飄戲九垓。”
唐 吳筠 《秋日彭蠡湖中觀廬山》詩:“董氏 出六合,王君升九垓。”
國語辭典
九垓[ jiǔ gāi ]
⒈ ?中央至八極之地。比喻全國。
引《抱樸子·外篇·審舉》:「今普天一統(tǒng),九垓同風(fēng)。」
《明史·卷二四〇·韓爌傳》:「念先帝臨御雖止旬月,恩膏實(shí)被九垓。」
⒉ ?九重之天。
引《淮南子·道應(yīng)》:「吾與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駐。」
《文選·司馬相如·封襌文》:「上暢九垓,下溯八埏。」
分字解釋
※ "九垓"的意思解釋、九垓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yè)的漢語詞典與文學(xué)資料庫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詞語
- jiǔ xiē九些
- jiǔ èr九二
- jiǔ zhāng九章
- jiǔ jié biān九節(jié)鞭
- jiǔ jié pú九節(jié)蒲
- jiǔ jié lí九節(jié)貍
- huì gāi會(huì)垓
- èr jiǔ二九
- dà huì gāi大會(huì)垓
- jiǔ bǎi九百
- jiǔ jié zhàng九節(jié)杖
- jiǔ zhāng lǜ九章律
- jiǔ yí九嶷
- jiǔ xíng九刑
- jiǔ liè九列
- dà jiǔ zhōu大九州
- jiǔ gōng九功
- jiǔ xīng九星
- jiǔ gū kè九姑課
- jiǔ jīng九莖
- shí jiǔ十九
- jiǔ líng九齡
- jiǔ lóng九龍
- jiǔ chéng gōng九成宮
- chóng jiǔ重九
- bǎi liù yáng jiǔ百六陽九
- jiǔ hé九河
- shuāng jiǔ雙九
- jiǔ qiān suì九千歲
- shǔ jiǔ數(shù)九
- huáng jiǔ黃九
- jiǔ yī bā shì biàn九一八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