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竄

詞語解釋
流竄[ liú cuàn ]
⒈ ?到處亂竄。
例流竄在山區(qū)的殘匪不久都被消滅了。
英flee hither and thither;
引證解釋
⒈ ?到處亂跑;轉(zhuǎn)徙。
引漢 荀悅 《漢紀(jì)·元帝紀(jì)一》:“君臣失禮,政教陵遲,犯法者眾,亡命流竄而不擒獲。前后相積,布滿山野。”
梁啟超 《論俄羅斯虛無黨》:“此千人而在山谷耶,或可以事前而不為多魚之漏,其奈運械之路絶,而流竄之勢窮,充其量不過陷數(shù)四之州縣,麋爛百數(shù)十里之生靈。”
吳晗 《論晚明“流寇”》:“最后到了 李自成 在一六四三年渡 漢江 陷 荊襄 后,恍然于統(tǒng)治集團(tuán)的庸劣無能,才決定建立一新政權(quán)。從此便攻城守地,分置官守,作爭奪政權(quán)的步驟,一反過去流竄的作風(fēng)。”
⒉ ?流放。
引唐 韓愈 《杏花》詩:“二年流竄出 嶺 外,所見草木多異同。”
金 王若虛 《五經(jīng)辨惑下》:“逮 舜 之世而后有流竄放殛之事,猶不盡置之死,蓋古人之重殺如此。”
郭沫若 《天地玄黃·向普希金看齊》:“他以他那叛逆的思想被沙皇政府監(jiān)視,過流竄生活。”
國語辭典
流竄[ liú cuàn ]
⒈ ?四處流亡逃竄。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七》:「武三思擅權(quán),法善時常察聽妖祥,保護(hù)中宗,相王及玄宗,大為三思所忌,流竄南海。」
⒉ ?因犯罪而放逐到偏遠(yuǎn)地方。
引《北史·卷九五·蠻傳》:「誕時年數(shù)歲,流竄大陽蠻中,遂習(xí)其俗。」
《大宋宣和遺事·貞集》:「見流竄者,更不復(fù)敘。」
分字解釋
※ "流竄"的意思解釋、流竄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yè)的漢語詞典與文學(xué)資料庫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詞語
- liú lǐ liú qì流里流氣
- zhǔ liú主流
- duàn liú斷流
- liú shuǐ流水
- yuán qīng liú qīng源清流清
- liú nián流年
- liú chuán流傳
- nèi liú liú yù內(nèi)流流域
- yī liú一流
- liú fāng bǎi shì流芳百世
- shuǐ liú水流
- liú tǐ lì xué流體力學(xué)
- fù zhū dōng liú付諸東流
- liú mín流民
- jiāo liú交流
- liú tǐ流體
- liú xíng流行
- hé liú合流
- liú lù流露
- liú mín tú流民圖
- dōng liú東流
- huí liú回流
- liú liàng流量
- shuǐ tǔ liú shī水土流失
- àn liú暗流
- liú dòng流動
- liú fēng yí jì流風(fēng)遺跡
- jié liú節(jié)流
- liú míng流明
- liú xīng流星
- gàn liú干流
- wài liú liú yù外流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