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虜

詞語解釋
索虜[ suǒ lǔ ]
⒈ ?南北朝時南朝對北朝的蔑稱。索指發辮,古代北方民族多有發辮,故稱。
引證解釋
⒈ ?南北朝 時 南朝 對 北朝 的蔑稱。索指發辮,古代北方民族多有發辮,故稱。 《宋書》有《索虜傳》。后亦用以稱其他少數民族。 唐 劉知幾 《史通·斷限》:“自五胡稱制,四海殊宅。參見“索頭”。
引江左 既承正朔,斥彼 魏胡。故 氐 羌 有録,索虜成傳。”
《資治通鑒·魏文帝黃初二年論》:“宋 魏 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國史,互相排黜,南謂北為索虜,北謂南為島夷。”
胡三省 注:“索虜者,以北人辮髮,謂之索頭也。”
宋 陸游 《聞虜亂有感》詩:“近聞索虜自相殘,秋風撫劍淚汍瀾。”
章炳麟 《箴新黨論》:“索虜入 關 以后,黨人已絶,而臭味所遺,百年未艾。”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越鐸>出世辭》:“越 人于是得三大自由,以更生于 越,索虜則負無量罪惡,以底于亡。”
國語辭典
索虜[ suǒ lǔ ]
⒈ ?南北朝時,北朝人編發為辮,狀似繩索,南朝人嗤之為「索虜」。
分字解釋
※ "索虜"的意思解釋、索虜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suǒ mìng索命
- xū suǒ須索
- suǒ yǐn索引
- suǒ yào索要
- suǒ mò索寞
- tàn suǒ探索
- tiào bǎi suǒ跳百索
- lì suǒ力索
- suǒ qǔ索取
- sōu suǒ搜索
- zhēng lǔ tíng征虜亭
- lǔ yì虜役
- zhǎi suǒ窄索
- zǒu suǒ走索
- yīng suǒ纓索
- àn tú suǒ jùn按圖索駿
- àn tú suǒ jì按圖索驥
- shēn gōu suǒ tiě伸鉤索鐵
- bù suǒ不索
- dīng niáng shí suǒ丁娘十索
- tǎo lǔ討虜
- suǒ rán wú wèi索然無味
- dǎn zé suǒ yǐn撢嘖索隱
- zhǐ suǒ只索
- suǒ qiáo索橋
- zé tàn yǐn suǒ賾探隱索
- xiāo suǒ消索
- suǒ jū索居
- mō suǒ摸索
- yǐn suǒ隱索
- sè suǒ瑟索
- qiān lǔ遷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