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都

詞語解釋
仲都[ zhòng dōu ]
⒈ ?方士王仲都,相傳為漢元帝時漢中道士,能忍寒暑。《水經注·渭水》引漢桓譚《新論》:“乃以隆冬盛寒日,令袒載駟馬,于上林昆明池上環冰而馳。御者厚衣狐裘寒戰,而仲都獨無變色,臥于池臺上,曛然自若。夏大暑日,使曝坐,環以十爐火,不言熱,又身不汗。”后用以為典故。
引證解釋
⒈ ?方士 王仲都,相傳為 漢元帝 時 漢中 道士,能忍寒暑。
引《水經注·渭水》引 漢 桓譚 《新論》:“乃以隆冬盛寒日,令袒載駟馬,于 上林 昆明池 上環冰而馳。御者厚衣狐裘寒戰,而 仲都 獨無變色,臥于池臺上,曛然自若。夏大暑日,使曝坐,環以十爐火,不言熱,又身不汗。”
后用以為典故。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生論》:“仲都 冬倮而體溫,夏裘而身涼, 桓譚 謂偶耐寒暑。”
《宋書·后妃傳·孝武文穆王皇后》:“王偃 無 仲都 之質,而倮露於北階; 何瑀 闕龍工之姿,而投軀於深井。”
唐 楊損 《臨刑賦》:“圣主何曾識 仲都,可嗟社稷在湏臾。市東便是神仙窟,何必乘舟泛五湖?!?/span>
分字解釋
※ "仲都"的意思解釋、仲都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dū shì都市
- fàn zhòng yān范仲淹
- dà dōu大都
- guó dū國都
- dōu luō luō zú都啰啰族
- jīng dū京都
- fāng dū方都
- shàng dū上都
- dū shì都試
- dōu lái都來
- zhōng dū中都
- dōu jiāng都將
- dū du都督
- zhòng lù nuò仲路諾
- tiān dōu天都
- hái dōu還都
- quán dōu全都
- dōu zuò yuàn都作院
- dū chéng都城
- dōng dū東都
- shǒu dū首都
- dū yì都邑
- dū líng都靈
- dì dū帝都
- dū huì都會
- rén dū人都
- gǔ dū古都
- dōu bó lín都柏林
- dōu zé都澤
- wú dū吳都
- shén dōu神都
- yī tòu dōu tòu一透都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