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諸己 |
諸;之于的合音;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 |
空費詞說 |
說的話別人不聽,等于白說。 |
叫化子 |
乞丐。 |
喜新厭舊 |
厭:厭惡。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用情不專一。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 |
度己失期 |
估計己經誤了期限。 |
飯囊酒甕 |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不會做事的人。 |
生公說法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風虎云龍 |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
賢母良妻 |
見“賢妻良母”。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空話連篇 |
連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話,缺乏具體內容。 |
散帶衡門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
超然物外 |
超然:脫離;不介入;物:客觀世界。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念茲在茲 |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
故態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偶語棄市 |
偶語:相對私語;棄市:在鬧市執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對私語也會遭到殺身之禍。 |
眾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為大家所敬仰。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說話、作文章嚴謹慎重。斟酌:考慮;推敲。 |
臉黃肌瘦 |
臉色黃,肌體瘦。形容營養不良或有病的樣子。 |
流風馀俗 |
遺留的風氣、習俗。 |
欲速則不達 |
速:快;達:達到。指過于性急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
置之度外 |
放在考慮之外(置:放;度:打算;計較)。形容不放在心上。 |
援筆立就 |
一拿起筆瞬間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
濫用職權 |
指過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權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