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外之人 |
度外:心在計度之外。指與某人或某集團沒有關系或關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 |
寸進尺退 |
前進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償失。 |
捻神捻鬼 |
形容驚慌害怕的樣子。 |
放牛歸馬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有膽有識 |
既有膽量又有見識。 |
勢力之交 |
勢:權勢;交:交往。為權勢利益進行的交往。指趨炎附勢的朋友。 |
當仁不讓 |
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托;不謙讓。當:面對著;仁:原指正義的事;現泛指應該做的好事。 |
愛才如渴 |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 |
玉卮無當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
止于至善 |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
困而不學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
紛亂如麻 |
麻:麻團。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令人作嘔 |
嘔:想吐;惡心。形容使人厭惡。 |
流里流氣 |
舉止輕浮,品行不端。 |
將奪固與 |
要想得到,必先給予。固,同“姑”。 |
打情賣笑 |
打情罵俏,指男女調情。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將:統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
笑貌聲音 |
笑貌:表情;聲音:談吐。指人的言談、態度等。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際不相符。 |
束身受命 |
束身:約束自身,不放縱。比喻投案。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聽從命令。 |
餓殍遍野 |
殍:人餓死后的尸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
拆東墻補西墻 |
拆倒東邊的墻,以修補西邊的墻。比喻臨時勉強應付。亦比喻臨時救急,不是根本辦法。 |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 |
牛星織女 |
即牛郎織女。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