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人中獅子 | 像獅子是獸中之王那樣。比喻才能出眾的人。 | 《釋氏要覽》:“天竺大乘沙門佛陀斯那天才特拔,諸國獨步,內(nèi)外綜博,無籍不練,世人咸曰人中獅子。” |
獅子吼 | 佛教徒比喻佛祖講經(jīng),如雷震天地。 | 《維摩經(jīng)·佛國品》:“演法無畏,猶獅子吼。其所講說,乃如雷震。” |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 比喻對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認真對付。同“獅象搏兔,皆用全力”。 | 茅盾《謹嚴(yán)第一》:“獅子搏兔,亦用全力——這一句成語,最足以說明藝術(shù)匠們之無往而不謹嚴(yán),絲毫不肯隨便,” |
獅象搏兔,皆用全力 | 比喻對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認真對付。 | 清·黃宗羲《<稱心寺志>序》:“沾沾卷石之菁華,一花之開落,與桑經(jīng)酈注爭長黃池,則是獅象搏兔,皆用全力爾。” |
河?xùn)|獅子吼 | 河?xùn)|:古郡名。比喻嫉妒心強剽悍的妻子發(fā)怒,對丈夫大吵大鬧。一般借此嘲笑懼內(nèi)的男人。 | 宋 洪邁《容齋三筆 陳季常》:“陳慥字季常……自稱‘龍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賓客,喜畜聲妓,然其妻柳氏絕兇妒,故東坡有詩云:‘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xùn)|師(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獅威勝虎 | 勝:勝過,超過。獅子的威力超過老虎。比喻婦人十分悍妒。 | 清·孔尚任《桃花扇·逢舟》:“獅威勝虎,蛇毒如刃。” |
獅子搏兔 | 比喻對小事情也非常重視、用出全部力量。 | 茅盾《謹嚴(yán)第一》:“獅子搏兔,亦用全力——這一句成語,最足以說明藝術(shù)巨匠們之無往而不謹嚴(yán),絲毫不肯隨便。” |
獅虎當(dāng)?shù)?/a> | 危險的阻障,指作為不采取行動的借口而捏造的或夸大了的危險。 | |
獅子大開口 | 比喻要價或所提條件很高。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12回:“獅子大開口,做一個門戶勢子,等候來人,上中下三路,皆不能出其匡郭。” |
全獅搏兔 | 搏:搏斗。形容發(fā)揮巨大威力攻擊弱小的目標(biāo)。 | 曾樸《孽海花》第24回:“他既要來螳臂當(dāng)車,我何妨去全獅搏兔,給他一個下馬威。” |
河?xùn)|獅子 | 舊指妒悍的婦女。 | 明·梅鼎祚《玉合記·砥節(jié)》:“吼動河?xùn)|獅子,驚回海底鷗兒。” |
龍鳴獅吼 | 比喻沉郁雄壯的聲音。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王子喬墓在京茂陵,國亂時,有人盜發(fā)之,都無所見,唯有一劍,懸在空中,欲取之,劍便作龍鳴虎吼。” |
河?xùn)|獅吼 | 河?xùn)|:古郡名。比喻嫉妒心強剽悍的妻子發(fā)怒,對丈夫大吵大鬧。一般借此嘲笑懼內(nèi)的男人。 | 明 無名氏《四賢記 挑斗》:“鷺鷥行狀黃昏后,也曾聞河?xùn)|獅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