貶黜
詞語解釋
貶黜[ biǎn chù ]
⒈ ?降低或罷免官職。
英dismiss from office; oust;
引證解釋
⒈ ?降職或免去官爵。 《漢書·韋玄成傳》:“有司劾奏,等輩數(shù)人皆削爵為 關(guān)內(nèi)侯。
引玄成 自傷貶黜父爵,嘆曰:‘吾何面目以奉祭祀!’”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景》:“御史中丞 江文蔚 劾奏宰相 馮延巳 、諫議大夫 魏岑 亂政,與 覺(陳覺 )等同罪而不見貶黜,言甚切直。”
《明史·孫鑨傳》:“一時公論所不予者貶黜殆盡,大學士 趙志皐 弟預焉。”
⒉ ?貶責,排斥。
引《南史·賀琛傳》:“今誠宜嚴為禁制,導之以節(jié)儉,貶黜雕飾,糾奏浮華,使眾皆知變其耳目,改其好惡,則易於反掌。”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褒贈乃朝廷恩典, 瓌(張瓌 )不當加貶黜之詞。”
清 唐甄 《潛書·任相》:“左右譽之而褒顯,民安之而貶黜,國亡。”
國語辭典
貶黜[ biǎn chù ]
⒈ ?貶官革職。
引《漢書·卷七三·韋賢傳》:「永光中,代于定國為丞相。貶黜十年之間,遂繼父相位,封侯故國,榮當世焉。」
《后漢書·卷二八上·馮衍傳》:「帝懲西京外戚賓客,故皆以法繩之,大者抵死徙,其余至貶黜。」
※ "貶黜"的意思解釋、貶黜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yè)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 chuán shòu傳授
- guān xì關(guān)系
- suí xīn suǒ yù隨心所欲
- jí tǐ zhǔ yì集體主義
- tóu shàng zhuó tóu頭上著頭
- zhuǎn huà táng轉(zhuǎn)化糖
- xióng māo熊貓
- chéng jǐng乘警
- jiē hé接合
- chén huà chéng陳化成
- bō lí chūn玻瓈春
- wú míng shì無名氏
- zhuó mù斫木
- jù dùn句盾
- qín huò擒獲
- mù jìn目近
- yī lù lái一路來
- yóu qī油漆
- dōng fāng rén東方人
- shāo wēi稍微
- chú cǎo鋤草
- hù shēn fó護身佛
- lèi sì類似
- wǎng rì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