蹣跚
詞語解釋
蹣跚[ pán shān ]
⒈ ?腿腳不靈便,走起路來搖搖擺擺。
例天祿行蹣跚。——皮日休《上真觀》。天祿,獸名。
一個喝醉酒的駕駛員在他的車周圍蹣跚。
英walk haltingly; stagger;
引證解釋
⒈ ?跛行貌。
引唐 皮日休 《太湖詩·上真觀》:“天鈞鳴響亮,天祿行蹣跚。”
《東周列國志》第九三回:“其樓俯臨民家,民家之主人有躄疾,曉起蹣跚而出汲。”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直到天黑了,這才有一個跛腳老頭從大路上蹣跚地走來。”
⒉ ?行步緩慢貌。
引宋 陸游 《戲作野興》詩之四:“客散茅檐寂,蹣跚自閉門。”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長安》:“但見他:戴一頂玲瓏碧玉星冠,被一領織錦絳綃羽衣,黃絲綬腰間婉轉,紅云履足下蹣跚。”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藥僧》:“縮頸蹣跚而歸,父母皆不能識。”
清 余京 《暮春同吳門沉歸愚登蒜山》詩:“老去攀躋興尚存,蹣跚陪客躡云根。”
⒊ ?行步搖晃跌撞貌。
引宋 陸游 《饑寒行》:“老翁垂八十,捫壁行蹣跚。”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閣三·貂帽腰輿》:“蓋侵晨向北步入,朔風剺面,不啻霜刀,蹣跚顛躓,數里而遙,比至已半僵矣。”
夏衍 《上海屋簷下》第三幕:“林志成 要站起來,但是兩腳蹣跚,重新坐下。”
⒋ ?舞步翩躚貌。
引唐 竇臮 《述書賦》:“仲正 則寬而壯,賒而密。婆娑蹣跚,綽約文質。”
⒌ ?旋行貌;徘徊貌。
引元 白珽 《湛淵靜語》卷一:“蹣跚石罅,得一穴,頗深暗。”
清 唐孫華 《責貓》詩:“蹣跚未能上,此物先兔脫。”
魯迅 《彷徨·祝福》:“只覺得天地圣眾歆享了牲醴和香煙,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蹣跚,豫備給 魯鎮 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
國語辭典
蹣跚[ pán shān ]
⒈ ?形容步伐不穩,歪歪斜斜的樣子。也作「盤跚」、「蹣跼」。
引《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足跛曰『蹣跚』。」
反矯健
⒉ ?旋行的樣子。
引唐·竇臮〈述書賦〉:「婆娑蹣跚,綽約文質。」
※ "蹣跚"的意思解釋、蹣跚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成語
- jǐng shì警世
- nà lǐ那里
- guā tǔ ér刮土兒
- quán tǐ xué全體學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光明正大
- tài dōng泰東
- cái pàn裁判
- jiù mìng救命
- méi rén沒人
- ēn yuàn恩怨
- kǎn tǔ màn坎土鏝
- xiǎo bǎi xìng小百姓
- píng zhí平直
- yáng chūn陽春
- yǎn liàn演練
- bì bù kě shǎo必不可少
- lù xiàng路向
- shuǐ zhǔn水準
- xiāng hé rì相合日
- zhì jǐn質謹
- huà qī化期
- bǎi fā bǎi zhòng百發百中
- shí huī石灰
- duǎn dǎ短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