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約
共收錄〔527〕首關(guān)于婉約的古詩
本頁收錄的有關(guān)婉約的古詩/代表作品根據(jù)熱度排序,通過這些婉約古詩詞的介紹可以了解詩詞名家的詩風(fēng)。如果您也有喜歡的有關(guān)婉約的古詩詞,歡迎分享。
渡江云·揭浩齋送春和韻
名園花正好,嬌紅白,百態(tài)競春妝。笑痕添酒暈。豐臉凝脂,誰為試鋁霜。詩朋酒伴,趁此日流轉(zhuǎn)風(fēng)光。盡夜游不妨秉燭,未覺是疏狂。
茫茫。一年一度,爛漫離披,似長江去浪。但要教啼鶯語燕,不怨盧郎。問春春道何曾去,任蜂蝶飛過東墻。君看取,年年潘令河陽。
踏莎行·小徑紅稀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春風(fēng)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蒙通:濛)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游絲轉(zhuǎn)。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定風(fēng)波·為有書來與我期
為有書來與我期,便從蘭杜惹相思。昨夜蝶衣剛?cè)雺簦渲兀瑬|風(fēng)要到送春時。
三月正當(dāng)三十日,占得,春光畢竟共春歸。只有成陰并結(jié)子,都是,而今但愿著花遲。
玉漏遲·詠杯
淅江歸路杳,西南卻羨、投林高鳥。升斗微官,世累苦相縈繞。不似麒麟殿里,又不與、巢由同調(diào)。時自笑,虛名負(fù)我,半生吟嘯。
擾擾馬足車塵,被歲月無情,暗消年少。鐘鼎山林,一事幾時曾了。四壁秋蟲夜雨,更一點、殘燈斜照。清鏡曉,白發(fā)又添多少。
夜合花·柳鎖鶯魂
柳鎖鶯魂,花翻蝶夢,自知愁染潘郎。輕衫未攬,猶將淚點偷藏。忘前事,怯流光,早春窺、酥雨池塘。向消凝里,梅開半面,情滿徐妝。
風(fēng)絲一寸柔腸,曾在歌邊惹恨,燭底縈香。芳機(jī)瑞錦,如何未織鴛鴦。人扶醉,月依墻,是當(dāng)初、誰敢疏狂!把閑言語,花房夜久,各自思量。
夜合花·柳鎖鶯魂
柳鎖鶯魂,花翻蝶夢,自知愁染潘郎。輕衫未攬,猶將淚點偷藏。忘前事,怯流光,早春窺、酥雨池塘。向消凝里,梅開半面,情滿徐妝。
風(fēng)絲一寸柔腸,曾在歌邊惹恨,燭底縈香。芳機(jī)瑞錦,如何未織鴛鴦。人扶醉,月依墻,是當(dāng)初、誰敢疏狂!把閑言語,花房夜久,各自思量。
金縷曲·丁未五月歸國旋復(fù)東渡卻寄滬上諸君子
丁未五月歸國,旋復(fù)東渡,卻寄滬上諸子。
瀚海飄流燕,乍歸來、依依難認(rèn),舊家庭院。惟有年時芳儔在,一例差池雙剪。相對向、斜陽凄怨。欲訴奇愁無可訴,算興亡、已慣司空見。忍拋得,淚如線。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huán),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rèn)取雙棲蝶。
高陽臺·橋影流虹
江葉元禮,少日過流虹橋,有女子在樓上,見而慕之,竟至病死。氣方絕,適元禮復(fù)過其門,女之母以女臨終之言告葉,葉入哭,女目始瞑。友人為作傳,余記以詞。
錦帳春·席上和叔高韻
春色難留,酒杯常淺。把舊恨、新愁相間。五更風(fēng),千里夢,看飛紅幾片。這般庭院。
幾許風(fēng)流,幾般嬌懶。問相見、何如不見。燕飛忙,鶯語亂。恨重簾不卷。翠屏平遠(yuǎn)。
金縷曲·次女繡孫
次女繡孫,倚此詠落花,詞意凄惋。有云:“嘆年華,我亦愁中老”,余謂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廣其意,亦成一闋。
花信匆匆度。算春來、瞢騰一醉,綠陰如許!萬紫千紅飄零盡,憑仗東風(fēng)送去。更不問、埋香何處?卻笑癡兒真癡絕,感年華、寫出傷心句:“春去也,那能駐?”
蘇武慢·寒夜聞角
愁入云遙,寒禁霜重,紅燭淚深人倦。情高轉(zhuǎn)抑,思往難回,凄咽不成清變。風(fēng)際斷時,迢遞天涯,但聞更點。枉教人回首,少年絲竹,玉容歌管。憑作出、百緒凄涼,凄涼惟有,花冷月閑庭院。珠簾繡幕,可有人聽?聽也可曾腸斷?除卻塞鴻,遮莫城烏,替人驚慣。料南枝明月,應(yīng)減紅香一半。
鷓鴣天·搭柳欄干倚佇頻
搭柳欄干倚佇頻,杏簾胡蝶繡床春。十年花骨東風(fēng)淚,幾點螺香素壁塵。
簫外月,夢中云,秦樓楚殿可憐身。新愁換盡風(fēng)流性,偏恨鴛鴦不念人。
鷓鴣天·搭柳欄干倚佇頻
搭柳欄干倚佇頻,杏簾胡蝶繡床春。十年花骨東風(fēng)淚,幾點螺香素壁塵。
簫外月,夢中云,秦樓楚殿可憐身。新愁換盡風(fēng)流性,偏恨鴛鴦不念人。
陌上花·有懷
關(guān)山夢里,歸來還又、歲華催晚。馬影雞聲,諳盡倦郵荒館。綠箋密記多情事,一看一回腸斷。待殷勤寄與,舊游鶯燕,水流云散。
滿羅衫是酒,香痕凝處,唾碧啼紅相半。只恐梅花,瘦倚夜寒誰暖?不成便沒相逢日,重整釵鸞箏雁。但何郎,縱有春風(fēng)詞筆,病懷渾懶。
南鄉(xiāng)子·己巳三月自郡城歸鄉(xiāng)過區(qū)菶吾西園話舊
不用問田園,十載歸來故舊歡。一笑從知春有意,籬邊,三兩余花向我妍。
哀樂信無端,但覺吾心此處安。誰分去來鄉(xiāng)國事,凄然,曾是承平兩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