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竄
詞語(yǔ)解釋
逃竄[ táo cuàn ]
⒈ ?逃跑流竄;潰散奔逃。
英flee in disorder;
引證解釋
⒈ ?逃跑流竄。
引《列子·黃帝》:“﹝禽獸﹞隱伏逃竄,以避患害。”
《后漢書·竇武傳》:“武 孫 輔,時(shí)年二歲,逃竄得全。”
明 沉鯨 《雙珠記·轅門遇友》:“安祿山 之亂,城郭丘墟,人民逃竄。”
柳青 《銅墻鐵壁》第十九章:“又過(guò)了三天,戰(zhàn)斗布署已定, 胡 匪軍才逃竄了下來(lái)。”
國(guó)語(yǔ)辭典
逃竄[ táo cuàn ]
⒈ ?奔逃流竄,避往他處。
引《三國(guó)演義·第一〇回》:「舊跟張邈,與帳下人不和,手殺數(shù)十人,逃竄山中。」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曾在江西做官,降過(guò)寧王,所以逃竄在外。」
近逃逸
相關(guān)成語(yǔ)
- zhǒng zi種子
- duō nián多年
- zì xìng自性
- gǔ sè gǔ xiāng古色古香
- shōu huò收獲
- zì dòng cí自動(dòng)詞
- dà zhuān大專
- guǒ mù果木
- yí zú遺族
- gài zhì鈣質(zhì)
- shēng mǔ聲母
- zài zhōu fù zhōu載舟覆舟
- huà qín化覃
- shēn tǐ sù zhì身體素質(zhì)
- yì qī義妻
- yè miàn頁(yè)面
- fāng chà方差
- bā tǐ shū八體書
- tán xiāng lú檀香爐
- xiě zuò寫作
- cái yī rì裁衣日
- fàng hǔ yí huàn放虎遺患
- xùn lì訓(xùn)勵(lì)
- biàn jié變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