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
詞語解釋
鞠躬[ jū gōng ]
⒈ ?請安、低頭,彎腰或屈膝以表示尊敬、屈從或羞愧。
英bow;
⒉ ?在跳方形舞時(shí)(向舞伴)行禮。
英salute;
引證解釋
⒈ ?恭敬謹(jǐn)慎貌。
引《儀禮·聘禮》:“執(zhí)圭,入門,鞠躬焉,如恐失之。”
《漢書·馮參傳贊》:“宜鄉(xiāng)侯 參 鞠躬履方,擇地而行,可謂淑人君子。”
顏師古 注:“鞠躬,謹(jǐn)敬貌。”
唐 韓愈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詩:“廟令老人識(shí)神意,睢盱偵伺能鞠躬。”
清 侯方域 《擬思宗改元追復(fù)楊漣等官爵并起被廢諸臣旋欽定逆案頒示百官廷臣謝表》:“此祖宗養(yǎng)士之恩,共扶名教;亦臣子鞠躬之義,豈問存亡。”
⒉ ?彎腰曲體。
引南朝 梁 沉約 《上宋書表》:“臣遠(yuǎn)愧 南董,近謝 遷 固。以閭閻之才,述一代盛典,屬辭比事,望古慚良,鞠躬跼蹐,靦汗亡厝。”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風(fēng)》詩:“昨日焚香謁圣母,青山鞠躬如負(fù)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山魈》:“急視之,一大鬼鞠躬塞入,突立榻前,殆與梁齊。”
朱自清 《溫州的足跡》二:“揪著草,攀著亂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過了一個(gè)石穹門,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了。”
⒊ ?彎腰行禮。
引晉 陸機(jī) 《辯亡論下》:“執(zhí)鞭鞠躬,以重 陸公 之威。”
《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説罷,便向姑娘執(zhí)手鞠躬,行了個(gè)半禮。”
老舍 《茶館》第二幕:“這是怎么啦? 民國 好幾年了,怎么還請安?你們不會(huì)鞠躬嗎?”
⒋ ?“鞠躬盡瘁”的省語。參見“鞠躬盡瘁”。
引清 李載 《遙贈(zèng)閻古古先輩》詩:“鞠躬詎肯輸 諸葛,斷指終期報(bào) 賀蘭。”
清 唐孫華 《諸葛武侯祠》詩:“委寄尋前諾,艱危誓鞠躬。”
國語辭典
鞠躬[ jú gōng ]
⒈ ?彎腰行禮。
引《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赤心到殿下,金甲人喝令拜。赤心鞠躬跪拜。」
《初刻拍案驚奇·卷七》:「張果道:『不可!不可!弟子當(dāng)侍立。』小道士遵師言,鞠躬傍站。」
反立正
英語to bow, (literary)? to bend down
德語sich verbeugen; sich verneigen (V)?, diskret und behutsam (Adj)?
法語s'incliner pour saluer, faire une courbette
相關(guān)成語
- dàn rì rì xī旦日日夕
- shí jù食具
- huǒ là火辣
- diàn dà電大
- gèng jiā更加
- huà shū化樞
- huí yì回翼
- chūn fēng fèng rén春風(fēng)風(fēng)人
- jīn qì襟契
- jiǎ sì dào賈似道
- jiā jiā hù hù家家戶戶
- xiào yíng yíng笑盈盈
- jīn qī金戚
- zhāng kāi張開
- yán suān鹽酸
- liú tǐ流體
- xíng shì形式
- guài wù怪物
- yóu mò油墨
- zhēn zhǔ真主
- huà hún化魂
- rén yún yì yún人云亦云
- cóng qián從前
- yǔ mín tóng lè與民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