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恚
詞語解釋
憤恚[ fèn huì ]
⒈ ?痛恨;怨恨。
引證解釋
⒈ ?痛恨;怨恨。
引《后漢書·楊賜傳》:“吾每讀《張禹傳》,未嘗不憤恚嘆息。”
《宋書·五行志四》:“其后 權 以讒邪,數責讓 陸議,議 憤恚致卒。”
《新唐書·奸臣傳上·李義府》:“乾封 元年大赦,獨流人不許還, 義府 憤恚死,年五十三。”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撫記上》:“隆文 于講和時,即憤恚成疾,及抵 金山,不數日即卒。”
國語辭典
憤恚[ fèn huì ]
⒈ ?怨恨發怒。也作「忿恚」。
引《后漢書·卷五四·楊震傳》:「吾每讀張禹傳,未嘗不憤恚嘆息。」
近憤恨
相關成語
- mì jī juàn宓機絹
- tiào èr shén跳二神
- bài wù jiào拜物教
- jí huì集會
- qīng sè青色
- jiǔ xiē九些
- páng jí旁及
- rén zhě néng rén仁者能仁
- mìng lóng命籠
- què shí確實
- fāng mù shā方目紗
- yīng jī lì duàn應機立斷
- huì zhàn會戰
- mù jìn目近
- dùn shì遁世
- kāi lǎng開朗
- àn dàn黯淡
- rén yún yì yún人云亦云
- qīng cǎo zhàng青草瘴
- guàn jūn冠軍
- luò wǎng落網
- shēng chā聲叉
- bìng tóng并同
- zhǔ lì jiàn主力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