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女

詞語(yǔ)解釋
烈女[ liè nǚ ]
⒈ ?剛正有節(jié)操的女子;抗拒強(qiáng)暴或殉夫而死的女子。
英a woman who died in defence of her honour chastity or virginity;
引證解釋
⒈ ?古指重義輕生的女子。
引《史記·刺客列傳》:“非獨(dú) 政 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
晉 傅玄 《秦女休行》:“烈女念此痛,丹心為寸傷。”
明 汪道昆 《洛水悲》:“清江碧石傷心麗,莫不是浣紗烈女?”
⒉ ?特指殉節(jié)的女子。
引宋 葉適 《宋故孟夫人墓志銘》:“自詩(shī)書古文,其録賢婦烈女,莫不備閨閫之義,嚴(yán)死生之際。”
胡適 《貞操問(wèn)題》:“俞氏 女還不曾出嫁,不過(guò)因?yàn)樾帕四欠N荒謬的貞操迷信,想做那‘青史上留名的事’,所以絕食尋死,想做烈女。”
國(guó)語(yǔ)辭典
烈女[ liè nǚ ]
⒈ ?剛正且有節(jié)操的女子。清·全祖望〈梅花嶺記〉:「異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諸公,諒在從祀之列;當(dāng)另為別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輩也。」也作「列女」。
引《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聶政傳》:「非獨(dú)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
近節(jié)女
⒉ ?殉夫或殺身以保全貞節(jié)的女子。
英語(yǔ)a woman who dies fighting for her honor or follows her husband in death
法語(yǔ)femme qui meurt en combattant pour son honneur ou qui suit son mari dans la mort
相關(guān)成語(yǔ)
- hán shí sàn寒食散
- yī tuō依托
- gǔ jīn xiǎo shuō古今小說(shuō)
- tǔ shān土山
- xiǎo mìng ér小命兒
- huí yī回漪
- zhèng cǎo鄭草
- diào bǎi xì調(diào)百戲
- hè nián piàn賀年片
- chāo cháng超常
- diàn qì電器
- zǎo nián早年
- hé liú合流
- zhǔ dòng mài主動(dòng)脈
- huì táng會(huì)堂
- gū jì孤寂
- líng tīng聆聽
- cháng yī長(zhǎng)衣
- jìn shuō進(jìn)說(shuō)
- hé xīn核心
- hé píng gē和平鴿
- jīng yíng經(jīng)營(yíng)
- zuò jié做節(jié)
- xīn lǐ huà心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