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舞足蹈 |
蹈:跳動。兩手舞動;兩只腳也跳起來。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
遲疑不決 |
猶豫疑惑,不能決定。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夠分配。 |
名重一時 |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
鬼瞰其室 |
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將禍害其滿盈之志。 |
愛才如渴 |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 |
珠宮貝闕 |
用珍珠寶貝做的宮殿。形容房屋華麗。 |
九霄云外 |
九霄:天的最高處。比喻無限高遠的地方。 |
源源不斷 |
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斷。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
節哀順變 |
抑制哀傷,順應變故。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 |
風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難看。 |
融會貫通 |
融會:融合領會;貫通:透徹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 |
半夜三更 |
三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半夜子時為三更;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
匡謬正俗 |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
通今達古 |
同“通今博古”。 |
清風勁節 |
喻人品純潔,節操堅貞。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背鄉離井 |
指遠離家鄉,流落他方。 |
奮起直追 |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雞口牛后 |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耳聰目明 |
聰:聽覺靈敏。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 |
慌不擇路 |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最好是避開。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家常便飯 |
家中日常飯食。也比喻常見的、平常的事。 |
朝升暮合 |
零碎賣米。形容生活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