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趙元臨高房山鐘觀圖
題趙元臨高房山鐘觀圖。元代。王行。 北苑貌山水,見墨不見筆。繼者惟巨然,筆從墨間出。南宮實游戲,父子并超軼。豈曰董是師,賡歌偶同律。高侯生古燕,下筆蛻凡骨。舂容米家氣,犖確老僧質(zhì)。沄沄水墨中,探破造化窟。嘗圖得鐘觀,景象照云日。長松更飛泉,霞彩互飄欻。今朝見茲畫,臨寫意無失。慘淡入窈冥,棱層隔岑蔚。乃知趙云子,后欲復(fù)奇逸。高堂時一舒,六月氣蕭瑟。平生丘壑性,塵土欣已拂。因之興我懷,山中劚苓術(shù)。
[元代]:王行
北苑貌山水,見墨不見筆。
繼者惟巨然,筆從墨間出。
南宮實游戲,父子并超軼。
豈曰董是師,賡歌偶同律。
高侯生古燕,下筆蛻凡骨。
舂容米家氣,犖確老僧質(zhì)。
沄沄水墨中,探破造化窟。
嘗圖得鐘觀,景象照云日。
長松更飛泉,霞彩互飄欻。
今朝見茲畫,臨寫意無失。
慘淡入窈冥,棱層隔岑蔚。
乃知趙云子,后欲復(fù)奇逸。
高堂時一舒,六月氣蕭瑟。
平生丘壑性,塵土欣已拂。
因之興我懷,山中劚苓術(shù)。
北苑貌山水,見墨不見筆。
繼者惟巨然,筆從墨間出。
南宮實遊戲,父子并超軼。
豈曰董是師,賡歌偶同律。
高侯生古燕,下筆蛻凡骨。
舂容米家氣,犖確老僧質(zhì)。
沄沄水墨中,探破造化窟。
嘗圖得鐘觀,景象照雲(yún)日。
長松更飛泉,霞彩互飄欻。
今朝見茲畫,臨寫意無失。
慘淡入窈冥,棱層隔岑蔚。
乃知趙雲(yún)子,後欲複奇逸。
高堂時一舒,六月氣蕭瑟。
平生丘壑性,塵土欣已拂。
因之興我懷,山中劚苓術(shù)。
唐代·王行的簡介
(1331—1395)元明間蘇州府吳縣人,字止仲,號淡如居士,又號半軒,亦號楮園。淹貫經(jīng)史百家,議論踔厲。元末授徒齊門,與高啟、徐賁、張羽等號為十友,又稱十才子。富人沈萬三延為家塾師。明洪武初,有司延為學官。旋謝去,隱于石湖。赴京探二子,涼國公藍玉聘于家館。藍玉黨案發(fā),行父子坐死。能書畫,善潑墨山水,有《二王法書辨》,另有《楮園集》、《半軒集》等。
...〔
? 王行的詩(117篇) 〕
金朝:
李龏
進乏梯媒退又難,近因多難怕長安。相知莫話詩心苦,乞取新詩合掌看。
進乏梯媒退又難,近因多難怕長安。相知莫話詩心苦,乞取新詩合掌看。
明代:
祝允明
水南雉市萬塵趨,水北還容陋巷居。三尺素桐陶靖節(jié),百篇華賦馬相如。
心拋世俗爭為事,手錄時賢未見書。欲繼姓名高士傳,怕君嫌我近睢盱。
水南雉市萬塵趨,水北還容陋巷居。三尺素桐陶靖節(jié),百篇華賦馬相如。
心拋世俗爭為事,手錄時賢未見書。欲繼姓名高士傳,怕君嫌我近睢盱。
明代:
邵寶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鶯。
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里,萬峰青接水邊城。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鶯。
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裡,萬峰青接水邊城。
明代:
趙迪
窮冬天地閉,積雪暗河關(guān)。身世隨孤雁,家林隔萬山。
江聲回積夢,燈影對愁顏。遙夜心千里,蕭蕭兩鬢斑。
窮冬天地閉,積雪暗河關(guān)。身世隨孤雁,家林隔萬山。
江聲回積夢,燈影對愁顔。遙夜心千裡,蕭蕭兩鬢斑。
唐代:
張喬
秋山清若水,吟客靜于僧。小徑通商嶺,高窗見杜陵。
云霞朝入鏡,猿鳥夜窺燈。許作前峰侶,終來寄上層。
秋山清若水,吟客靜于僧。小徑通商嶺,高窗見杜陵。
雲(yún)霞朝入鏡,猿鳥夜窺燈。許作前峰侶,終來寄上層。
明代:
吳與弼
峭拔立云端,能生逆旅歡。但惜世無摩詰手,不能移向畫圖看。
峭拔立雲(yún)端,能生逆旅歡。但惜世無摩詰手,不能移向畫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