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舍弟二首
哭舍弟二首。唐代。李中。 鴻雁離群后,成行憶日存。誰知歸故里,只得奠吟魂。蟲蠹書盈篋,人稀草擁門。從茲長慟后,獨自奉晨昏。浮生多夭枉,惟爾最堪悲。同氣未歸日,慈親臨老時。舊詩傳海嶠,新冢枕江湄。遺稚嗚嗚處,黃昏繞繐帷。
[唐代]:李中
鴻雁離群后,成行憶日存。誰知歸故里,只得奠吟魂。
蟲蠹書盈篋,人稀草擁門。從茲長慟后,獨自奉晨昏。
浮生多夭枉,惟爾最堪悲。同氣未歸日,慈親臨老時。
舊詩傳海嶠,新冢枕江湄。遺稚嗚嗚處,黃昏繞繐帷。
鴻雁離群後,成行憶日存。誰知歸故裡,隻得奠吟魂。
蟲蠹書盈篋,人稀草擁門。從茲長慟後,獨自奉晨昏。
浮生多夭枉,惟爾最堪悲。同氣未歸日,慈親臨老時。
舊詩傳海嶠,新冢枕江湄。遺稚嗚嗚處,黃昏繞繐帷。
唐代·李中的簡介
五代南唐詩人,生卒年不詳,大約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為淦陽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編詩四卷。《郡齋讀書志》卷四著錄《李中詩》二卷。另《唐才子傳校箋》卷十有其簡介。《全唐詩》編為四卷。人畢生有志于詩,成癡成魔,勤奮寫作,自謂“詩魔”,創作了大量的詩篇佳作。與詩人沈彬、孟賓于、左偃、劉鈞、韓熙載、張泊、徐鉉友好往來,多有唱酬之作。他還與僧人道侶關系密切,尤其是與廬山東林寺僧人談詩論句。與廬山道人聽琴下棋。反映了當時崇尚佛道的社會風氣。
...〔
? 李中的詩(248篇) 〕
宋代:
沈遼
老夫久客三湘水,歸來喜食江南鱭。白云猶識舊山川,青眼多慚老兄弟。
當時親友半不在,中表相存如夢寐。公酉冢上春草生,白眉始與君相際。
老夫久客三湘水,歸來喜食江南鱭。白雲猶識舊山川,青眼多慚老兄弟。
當時親友半不在,中表相存如夢寐。公酉冢上春草生,白眉始與君相際。
唐代:
張祜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游客淚先垂。
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
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遊客淚先垂。
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
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
明代:
朱同
過門未識子全面,久矣逢人說項斯。宦志已灰更變后,宗枝還念未分時。
曾楊近古無神術,盧扁于今有國醫。尚擬好風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園葵。
過門未識子全面,久矣逢人說項斯。宦志已灰更變後,宗枝還念未分時。
曾楊近古無神術,盧扁于今有國醫。尚擬好風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園葵。
明代:
韓日纘
才名七步竟誰倫,一領青衫幾十春。攬鏡不妨寧作我,摻觚那肯不驚人。
少年逐隊豪仍在,白杜同盟跡未陳。我已倦游君始壯,風云會見起潛鱗。
才名七步竟誰倫,一領青衫幾十春。攬鏡不妨甯作我,摻觚那肯不驚人。
少年逐隊豪仍在,白杜同盟跡未陳。我已倦遊君始壯,風雲會見起潛鱗。
宋代:
岳珂
有王茂宏之筆勢,予非取其麗。
從容而大肆,巧者以愧,
有王茂宏之筆勢,予非取其麗。
從容而大肆,巧者以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