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詠二十首 其十六
感詠二十首 其十六。明代。李時行。 浮榮眾所慕,詰旦趨朝市。群兒爭一餅,得者每自喜。有時稍失意,懊惱由中起。豈惟自懊惱,殆辱從茲始。所以高蹈人,視之如敝屣。鹿門自躬耕,谷口窮靜理。倦鳥棲茂林,游魚隱深沚。終身長避喧,至樂應無比。
[明代]:李時行
浮榮眾所慕,詰旦趨朝市。群兒爭一餅,得者每自喜。
有時稍失意,懊惱由中起。豈惟自懊惱,殆辱從茲始。
所以高蹈人,視之如敝屣。鹿門自躬耕,谷口窮靜理。
倦鳥棲茂林,游魚隱深沚。終身長避喧,至樂應無比。
浮榮衆所慕,詰旦趨朝市。群兒爭一餅,得者每自喜。
有時稍失意,懊惱由中起。豈惟自懊惱,殆辱從茲始。
所以高蹈人,視之如敝屣。鹿門自躬耕,谷口窮靜理。
倦鳥棲茂林,遊魚隱深沚。終身長避喧,至樂應無比。
唐代·李時行的簡介
明廣州府番禺人,字少偕。嘉靖二十年進士。知嘉興縣,遷南京兵部車駕主事,坐事罷,遍游吳越、齊魯名山。有《駕部集》。
...〔
? 李時行的詩(254篇) 〕
宋代:
陸游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游。
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里愁。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遊。
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裡愁。
唐代:
劉長卿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云無意,東西水自流。
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游。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雲無意,東西水自流。
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遊。
明代:
于慎行
諸生祖帳擁離顏,云際飛鳧不可攀。萬里天懸瓊島月,三秋人住谷城山。
梅花北嶺通閩路,海水南頭望漢關。此日鮫人愁正極,因君欲見去珠還。
諸生祖帳擁離顔,雲際飛鳧不可攀。萬裡天懸瓊島月,三秋人住谷城山。
梅花北嶺通閩路,海水南頭望漢關。此日鮫人愁正極,因君欲見去珠還。
明代:
李攀龍
蘭臺使者出長安,風俗三齊攬轡看。今日殿中玄武仗,須君柱后惠文冠。
彈章氣借山河壯,執法秋臨節鉞寒。儻值東封陪扈從,舊游偏奉六龍歡。
蘭臺使者出長安,風俗三齊攬轡看。今日殿中玄武仗,須君柱後惠文冠。
彈章氣借山河壯,執法秋臨節鉞寒。儻值東封陪扈從,舊遊偏奉六龍歡。
宋代:
晁補之
誰榜鈴齋作面山,晦明終日卷簾看。
賦成夜燭才銷寸,衙退朝曦未半竿。
誰榜鈴齋作面山,晦明終日卷簾看。
賦成夜燭才銷寸,衙退朝曦未半竿。
唐代:
張喬
城里高山翠作窩,使君呼酒我能過。一泓如鏡梅妝映,萬井凝脂柳帶拖。
雨后更宜浮月飲,風前偏喜醉仙歌。更傳樂府教人唱,獨客相思愁奈何。
城裡高山翠作窩,使君呼酒我能過。一泓如鏡梅妝映,萬井凝脂柳帶拖。
雨後更宜浮月飲,風前偏喜醉仙歌。更傳樂府教人唱,獨客相思愁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