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定山
早發定山。南北朝。沈約。 夙齡愛遠壑,晚蒞見奇山。標峰彩虹外,置嶺白云間。傾壁忽斜豎,絕頂復孤圓。歸海流漫漫,出浦水濺濺。野棠開未落,山櫻發欲然。忘歸屬蘭杜,懷祿寄芳荃。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南北朝]:沈約
夙齡愛遠壑,晚蒞見奇山。
標峰彩虹外,置嶺白云間。
傾壁忽斜豎,絕頂復孤圓。
歸海流漫漫,出浦水濺濺。
野棠開未落,山櫻發欲然。
忘歸屬蘭杜,懷祿寄芳荃。
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夙齡愛遠壑,晚蒞見奇山。
標峰彩虹外,置嶺白雲間。
傾壁忽斜豎,絕頂複孤圓。
歸海流漫漫,出浦水濺濺。
野棠開未落,山櫻發欲然。
忘歸屬蘭杜,懷祿寄芳荃。
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韻譯
從小就鐘愛高山遠壑,晚年外任才見到奇山。
奇峰標插在彩虹之外,峻嶺安置在白云之間。
傾昃峭壁像忽然斜豎,聳峙的絕頂孤直弧圓。
流向大海啊江水漫漫,出澗的溪流雪浪激濺。
野棠妖冶鮮艷花未落,山櫻絢麗通紅似火燃。
流連忘返傾心于蘭杜,懷祿仕宦寄情于芳荃。
只想采花開三次靈芝,向往九仙徘徊不離去。
散譯
早年愛去遠方的深谷漫游,老來見到這奇山多么快樂。
山顛聳立在彩虹之上,白云在它的腰際飛飄。
斜傾的崖壁像要忽然跌倒,絕頂伸出渾圓的帽峰一座。
寬闊的江流奔入大海,經過急灘有萬顆浪珠濺落。
野海棠花開得正繁,山櫻桃怒放丹紅如火。
幽蘭和杜若誘人忘了回歸,官祿未辭心總為芳荃戀慕。
一心想去采一年開花三次的靈芝,向往九仙徘徊不忍離去。
注釋
定山:一名獅子山,在浙江余杭東南。
夙齡:少年,早年。
晚蒞:即蒞晚。到了晚年時。
標:樹立。
置:放置。
傾壁:頃危的峭壁。
歸海流:流向大海。漫漫:水無涯際的樣子。
浦(pǔ):河流向江海的入口。濺濺:水流急速的樣子。
然:通“燃”。
蘭杜:蘭草和杜若。
懷祿:懷戀祿位。芳荃:香草。
眷言:眷戀。三秀:靈芝,一年開三次花,傳說服之可以成仙。
九仙:九類仙人。
參考資料:
1、弘征 .漢魏六朝詩三百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436頁
早發定山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南朝齊郁林王隆昌元年(494)春天,詩人沈約自吏部郎任上出為東陽太守,赴任途中經過定山時有感而作。
參考資料:
1、羅時進.山水詩選:鳳凰出版社,2012年:33頁
唐代·沈約的簡介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
? 沈約的詩(375篇) 〕
宋代:
王山
東風艷艷桃李松,花園春入屠酥濃。龍腦透縷鮫綃紅,鴛鴦十二羅芙蓉。
盈盈初見十五六,眉試青膏鬢垂綠。道字不正嬌滿懷,學得襄陽大堤曲。
東風豔豔桃李松,花園春入屠酥濃。龍腦透縷鮫綃紅,鴛鴦十二羅芙蓉。
盈盈初見十五六,眉試青膏鬢垂綠。道字不正嬌滿懷,學得襄陽大堤曲。
清代:
沈光文
門外蒼茫勢,神龍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豈藉泉廉。
善愛知珍鼎,需調用作鹽。呈身原不慣,應合與時潛。
門外蒼茫勢,神龍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豈藉泉廉。
善愛知珍鼎,需調用作鹽。呈身原不慣,應合與時潛。
唐代:
皎然
豈謂江南別,心如塞上行。苦云搖陣色,亂木攪秋聲。
周谷雨未散,漢河流尚橫。春司遲爾策,方用靜妖兵。
豈謂江南別,心如塞上行。苦雲搖陣色,亂木攪秋聲。
周谷雨未散,漢河流尚橫。春司遲爾策,方用靜妖兵。
明代:
黃衷
光國寧嫌匹士稀,獵時熊虎入占非。青麟繡蟒四朝遇,風鬢霜髭八座歸。
河上鶯花渾御氣,眼前云鳥舊兵機。潞公異數都門在,肯放閑情到翠微。
光國甯嫌匹士稀,獵時熊虎入占非。青麟繡蟒四朝遇,風鬢霜髭八座歸。
河上鶯花渾禦氣,眼前雲鳥舊兵機。潞公異數都門在,肯放閑情到翠微。
明代:
楊旦
山外飛來有一峰,煙霏深鎖翠重重。穿云誰鑿玲瓏洞,倚澗猶蟠詰屈松。
林樾交陰回俗轍,巖扉半啟覓仙蹤。眼前形勝真奇絕,未必丹青有此工。
山外飛來有一峰,煙霏深鎖翠重重。穿雲誰鑿玲瓏洞,倚澗猶蟠詰屈松。
林樾交陰回俗轍,巖扉半啟覓仙蹤。眼前形勝真奇絕,未必丹青有此工。
魏晉:
郭璞
翡翠戲蘭苕,容色更相鮮。綠蘿結高林,蒙籠蓋一山。
中有冥寂士,靜嘯撫清弦。放情凌霄外,嚼蕊挹飛泉。
翡翠戲蘭苕,容色更相鮮。綠蘿結高林,蒙籠蓋一山。
中有冥寂士,靜嘯撫清弦。放情淩霄外,嚼蕊挹飛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