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其二
蜀道難·其二。南北朝。蕭綱。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笛聲下復高,猿啼斷還續。
[南北朝]:蕭綱
譯文
巫山之長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彎曲,曲折頗多。行在巴水之上,不斷有陣陣悠揚的笛聲傳來,聲調時高時低,兩岸的猿啼不斷,斷了還續。
注釋
巴水:指巴地,在今天四川省。
三回曲:水流彎曲,長江在四川一帶曲折頗多。三,不是確數,是約數,很多的意思。
自漢魏以來,歷代文人就在有關蜀道的作品中對其加以描寫渲染。蕭綱的《蜀道難》寫了巫山一帶的險峻地勢,詩歌短小而凝練。
唐代·蕭綱的簡介
蕭綱(503―551),梁代文學家。即南朝梁簡文帝。字世纘。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長兄蕭統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亂,梁武帝被囚餓死,蕭綱即位,大寶二年(551年)為侯景所害。
...〔
? 蕭綱的詩(216篇) 〕
唐代: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
清代:
屈大均
先臣勛在太常中,特簡慈孫為報忠。恭謹已知齊萬石,循良自可得三公。
名城北枕臺關險,大府南開漲海雄。父老最能歌別駕,王祥看與使君同。
先臣勳在太常中,特簡慈孫為報忠。恭謹已知齊萬石,循良自可得三公。
名城北枕臺關險,大府南開漲海雄。父老最能歌別駕,王祥看與使君同。
明代:
沈宜修
輕花拂露,長空掛月,人在秋香院小。盈盈一水兩相思,■能得、佩環聲繞。
銖衣羅薄,翠蛾愁損,試向瓊綃低告。無端窗外曉光催,掩泣望、星橋又杳。
輕花拂露,長空掛月,人在秋香院小。盈盈一水兩相思,■能得、佩環聲繞。
銖衣羅薄,翠蛾愁損,試向瓊綃低告。無端窗外曉光催,掩泣望、星橋又杳。
元代:
袁桷
神駿飄飄得自閒,天池飛躍下塵寰。青絲絡首誰收得,留與春風十二閑。
神駿飄飄得自閒,天池飛躍下塵寰。青絲絡首誰收得,留與春風十二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