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三十首·其二
論詩三十首·其二。金朝。元好問。 曹劉坐嘯虎生風,四海無人角兩雄。可惜并州劉越石,不教橫槊建安中。
[金朝]:元好問
曹劉坐嘯虎生風,四海無人角兩雄。
可惜并州劉越石,不教橫槊建安中。
曹劉坐嘯虎生風,四海無人角兩雄。
可惜并州劉越石,不教橫槊建安中。
這首詩反映了元好問推崇建安詩人劉琨的具有雄渾剛健風骨之美的詩歌。他首推曹植和建安七子之一的劉楨為詩中“兩雄”,以“坐嘯虎生風”形象地比喻他們的詩歌風格雄壯似虎。曹、劉是建安風骨的杰出代表,鐘嶸評曹植的詩“其源出于國風,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評劉楨“其源出于古詩。仗氣愛奇,動多振艷,真骨凌霜,高風跨俗”。標舉曹劉,實際上是標舉了他們所代表的內容充實、慷慨剛健、風清骨俊的建安文學的優良傳統。
西晉詩人劉琨,被認為“雅壯而多風”(《文心雕龍·才略》),“言壯而情駭”(《文心雕龍·體性》),有“清拔之氣”(《詩品》)。元好問推出劉琨,正是從其可比建安諸子的慷慨悲壯,梗概多氣的藝術風格著眼的。
唐代·元好問的簡介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 元好問的詩(549篇) 〕
明代:
唐璧
云捲霆驅號令行,蒼梧城下動歡聲。秋毫不犯民安業,不數條侯細柳營。
雲捲霆驅號令行,蒼梧城下動歡聲。秋毫不犯民安業,不數條侯細柳營。
唐代:
陳元光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隨社黍離離。
圣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隨社黍離離。
聖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
明代:
胡應麟
浮云不終朝,歲月忽復易。豈伊巖廊慕,大業在金石。
緬懷同心侶,沈思無終極。安得西飛鴻,假我雙羽翼。
浮雲不終朝,歲月忽複易。豈伊巖廊慕,大業在金石。
緬懷同心侶,沈思無終極。安得西飛鴻,假我雙羽翼。
宋代:
鄭剛中
聞說吳郎入漢中,掃除亭榭祝東風。
三年不與故人醉,留取數枝桃杏紅。
聞說吳郎入漢中,掃除亭榭祝東風。
三年不與故人醉,留取數枝桃杏紅。
宋代:
邵雍
人言垂釣辯浮沉,辯著浮沉用意深。
吾恥不為知害性,等閑輕動望魚心。
人言垂釣辯浮沉,辯著浮沉用意深。
吾恥不為知害性,等閑輕動望魚心。
唐代:
李山甫
國東王氣凝蒲關,樓臺帖出晴空間。紫煙橫捧大舜廟,
黃河直打中條山。地鎖咽喉千古壯,風傳歌吹萬家閑。
來來去去身依舊,未及潘年鬢已斑。
國東王氣凝蒲關,樓臺帖出晴空間。紫煙橫捧大舜廟,
黃河直打中條山。地鎖咽喉千古壯,風傳歌吹萬家閑。
來來去去身依舊,未及潘年鬢已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