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樞密留守建康
送劉樞密留守建康。宋代。張栻。 整駕欲南鶩,乃復送公舟。公行民所瞻,原言勿淹留。向來秉事樞,正色有忠謀。坐覺國勢尊,已驗權網收。如何霖雨澤,偏使及南州。新春紫詔下,聞者寬百憂。誰長今重鎮,百萬宿貔貅。控江撫長淮,聲勢接上流。吾皇志經略,此地合綢繆。不應萬全策,歲月空悠悠。先當植本根,次第施良籌。未聞欲外攘,而乃忽內修。幕府方宏開,人才要旁搜。可不念葑菲,惟當別薰蕕。留鑰豈淹久,即歸侍前旒。盡舒醫國手,調瘵會有瘳。還憶遐荒守,時能寄音不。
[宋代]:張栻
整駕欲南鶩,乃復送公舟。
公行民所瞻,原言勿淹留。
向來秉事樞,正色有忠謀。
坐覺國勢尊,已驗權網收。
如何霖雨澤,偏使及南州。
新春紫詔下,聞者寬百憂。
誰長今重鎮,百萬宿貔貅。
控江撫長淮,聲勢接上流。
吾皇志經略,此地合綢繆。
不應萬全策,歲月空悠悠。
先當植本根,次第施良籌。
未聞欲外攘,而乃忽內修。
幕府方宏開,人才要旁搜。
可不念葑菲,惟當別薰蕕。
留鑰豈淹久,即歸侍前旒。
盡舒醫國手,調瘵會有瘳。
還憶遐荒守,時能寄音不。
整駕欲南鶩,乃複送公舟。
公行民所瞻,原言勿淹留。
向來秉事樞,正色有忠謀。
坐覺國勢尊,已驗權網收。
如何霖雨澤,偏使及南州。
新春紫詔下,聞者寬百憂。
誰長今重鎮,百萬宿貔貅。
控江撫長淮,聲勢接上流。
吾皇志經略,此地合綢繆。
不應萬全策,歲月空悠悠。
先當植本根,次第施良籌。
未聞欲外攘,而乃忽內修。
幕府方宏開,人才要旁搜。
可不念葑菲,惟當別薰蕕。
留鑰豈淹久,即歸侍前旒。
盡舒醫國手,調瘵會有瘳。
還憶遐荒守,時能寄音不。
唐代·張栻的簡介
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集》。
...〔
? 張栻的詩(326篇) 〕
明代:
羅萬杰
露下空山客袂涼,殘荷新菊疊衰榮。池邊宿鳥翻林影,竹里流泉雜磬聲。
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對月不凄清。香甌茗碗共深坐,一室蕭然稱野情。
露下空山客袂涼,殘荷新菊疊衰榮。池邊宿鳥翻林影,竹裡流泉雜磬聲。
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對月不凄清。香甌茗碗共深坐,一室蕭然稱野情。
清代:
黃之雋
沿洲杜若,蔽石江蘺,荒廟幽馨惹。細花開向無人處,幾點自成風雅。
嫣紅淡赭。是暮雨、羅裙吹化。題贈他、真本離騷,盡付湘靈寫。
沿洲杜若,蔽石江蘺,荒廟幽馨惹。細花開向無人處,幾點自成風雅。
嫣紅淡赭。是暮雨、羅裙吹化。題贈他、真本離騷,盡付湘靈寫。
清代:
周翼椿
仄仄輕寒褪袷衣。清和天氣夏來時。雨馀新綠連云暗,風過殘紅滿院飛。
焚百和,理金徽。新詞自詠送春歸。春駒不識韶華去,猶逐馀香飐粉衣。
仄仄輕寒褪袷衣。清和天氣夏來時。雨馀新綠連雲暗,風過殘紅滿院飛。
焚百和,理金徽。新詞自詠送春歸。春駒不識韶華去,猶逐馀香飐粉衣。
清代:
姚瑩
城狐社鼠屢驚騷,廟算頻煩圣主勞。百尺豐碑銘上將,萬家新鬼哭寒潮。
書生殄賊皆能武,草澤從公豈待招!幾輩白頭今日在,天教忠義翊清朝。
城狐社鼠屢驚騷,廟算頻煩聖主勞。百尺豐碑銘上將,萬家新鬼哭寒潮。
書生殄賊皆能武,草澤從公豈待招!幾輩白頭今日在,天教忠義翊清朝。
明代:
何鞏道
望見家山未到家,客愁依舊滿天涯。青尊傾盡詩難寫,綠水流多鬢易華。
鶴避漁蓑過別浦,雨催秧鼓急平沙。村煙不似秦人隱,誰種桃溪十里花。
望見家山未到家,客愁依舊滿天涯。青尊傾盡詩難寫,綠水流多鬢易華。
鶴避漁蓑過別浦,雨催秧鼓急平沙。村煙不似秦人隱,誰種桃溪十裡花。
明代:
徐渭
臥病什經春,毛錐久不親。偶然逢孝子,忽復作詩人。
椿樹迎從楚,菱花圣過秦。舊廬仍墓側,雪兔幾蹄馴。
臥病什經春,毛錐久不親。偶然逢孝子,忽複作詩人。
椿樹迎從楚,菱花聖過秦。舊廬仍墓側,雪兔幾蹄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