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江山(寓齊天樂)
如此江山(寓齊天樂)。宋代。張輯。 西風揚子江頭路。扁舟雨晴呼渡。岸隔瓜洲,津橫蒜石,搖盡波聲千古。詩仙一去。但對峙金焦,斷磯青樹。欲下斜陽,長淮渺渺正愁予。中流笑與客語。把貂裘為浣,半生塵土。品水烹茶,看碑憶鶴,恍似舊曾游處。聊憑陸谞。問八極神游,肯重來否。如此江山,更蒼煙白露。
[宋代]:張輯
西風揚子江頭路。扁舟雨晴呼渡。岸隔瓜洲,津橫蒜石,搖盡波聲千古。詩仙一去。但對峙金焦,斷磯青樹。欲下斜陽,長淮渺渺正愁予。
中流笑與客語。把貂裘為浣,半生塵土。品水烹茶,看碑憶鶴,恍似舊曾游處。聊憑陸谞。問八極神游,肯重來否。如此江山,更蒼煙白露。
西風揚子江頭路。扁舟雨晴呼渡。岸隔瓜洲,津橫蒜石,搖盡波聲千古。詩仙一去。但對峙金焦,斷磯青樹。欲下斜陽,長淮渺渺正愁予。
中流笑與客語。把貂裘為浣,半生塵土。品水烹茶,看碑憶鶴,恍似舊曾遊處。聊憑陸谞。問八極神遊,肯重來否。如此江山,更蒼煙白露。
唐代·張輯的簡介
張輯(生卒年不詳)字宗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張輯有《沁園春》(今澤先生)詞,自序云:“矛頃游廬山,愛之,歸結屋馬蹄山中,以廬山書堂為扁,包日庵作記,見稱廬山道人,蓋援涪翁山谷例。黃叔豹謂矛居鄱,不應舍近求遠,為更多東澤。黃魯庵詩帖往來,于東澤下加以詩仙二字。近與馮可遷遇于京師,又能節(jié)文,號矛東仙,自是詩盟遂以為定號。有詞作《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樓作》等。
...〔
? 張輯的詩(46篇) 〕
宋代:
釋仁欽
萬象森羅古此峰,傳來幾世朗公容。知音會遇無先后,今日依前舊日蹤。
萬象森羅古此峰,傳來幾世朗公容。知音會遇無先後,今日依前舊日蹤。
明代:
何景明
聞汝西山去,題詩十日還。獨行翠微里,應到玉泉灣。
石璧云孤裊,冬巖菊自斑。煙霞發(fā)妙思,高詠眇塵寰。
聞汝西山去,題詩十日還。獨行翠微裡,應到玉泉灣。
石璧雲孤裊,冬巖菊自斑。煙霞發(fā)妙思,高詠眇塵寰。
宋代:
釋勝
有喝端如探竿草,無師血脈通紅線。
當陽不識李將軍,徒學穿楊一枝箭。
有喝端如探竿草,無師血脈通紅線。
當陽不識李將軍,徒學穿楊一枝箭。
明代:
石寶
從仕二十載,卜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轉,無問喧與僻。
最后移闕西,地位更平直。趨鼓向啟明,繞盡宮樹碧。
從仕二十載,蔔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轉,無問喧與僻。
最後移闕西,地位更平直。趨鼓向啟明,繞盡宮樹碧。
明代:
王恭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
花嶼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
花嶼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