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城北
館城北。明代。歸子慕。 妻孥昔居城,我淹江上廬。妻孥來江上,我去城北居。城北何所事,二生喜從余。既愛童子真,且得人事疏。長夏北窗竹,風吹幾上書。坐看墻外帆,樹中去徐徐。中情茍無系,觸物皆有余。今茲對佳節,秋風秋月初。香稻感我鼻,歸食江上魚。小女解思父,一見當何如。
[明代]:歸子慕
妻孥昔居城,我淹江上廬。
妻孥來江上,我去城北居。
城北何所事,二生喜從余。
既愛童子真,且得人事疏。
長夏北窗竹,風吹幾上書。
坐看墻外帆,樹中去徐徐。
中情茍無系,觸物皆有余。
今茲對佳節,秋風秋月初。
香稻感我鼻,歸食江上魚。
小女解思父,一見當何如。
妻孥昔居城,我淹江上廬。
妻孥來江上,我去城北居。
城北何所事,二生喜從餘。
既愛童子真,且得人事疏。
長夏北窗竹,風吹幾上書。
坐看牆外帆,樹中去徐徐。
中情茍無系,觸物皆有餘。
今茲對佳節,秋風秋月初。
香稻感我鼻,歸食江上魚。
小女解思父,一見當何如。
唐代·歸子慕的簡介
歸子慕(1563~1606)字季思,號陶庵,學者稱清遠先生,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屬江蘇)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卒于明神宗萬歷三十四年,年四十四歲。散文大家歸有光第五子。歸有光有六子,子慕為歸有光五十八歲時所生,幼有文行,清真靜好,萬歷十九年(1591)舉人。再試禮部不第,屏居江村,與無錫高攀龍、嘉善吳志遠最友善。所居陶庵,槿墻茅屋,詩歌以為樂。卒后,巡按御史祁彪佳請于朝,贈翰林待詔 [2] 。子慕著有《陶園集》四卷,《明史藝文志》傳于世。
...〔
? 歸子慕的詩(2篇) 〕
清代:
杜貴墀
斷檻扶慵,危橋倚困,日日無情煙雨。舊識蕭娘,不是者般眉嫵。
直瘦到、金縷衣寬,斷魂比、玉門關苦。念漂萍、泊絮都非,斜陽空付亂蟬語。
斷檻扶慵,危橋倚困,日日無情煙雨。舊識蕭娘,不是者般眉嫵。
直瘦到、金縷衣寬,斷魂比、玉門關苦。念漂萍、泊絮都非,斜陽空付亂蟬語。
宋代:
翁元龍
此間不愧總宜名,山色湖光任雨晴。
鴻雁一聲秋意慘,疏楊援曳尚多情。
此間不愧總宜名,山色湖光任雨晴。
鴻雁一聲秋意慘,疏楊援曳尚多情。
明代:
李云龍
浮嶠千峰郁翠盤,北堂開處對巑岏。囊馀鮑氏珍珠黍,地有何姑云母丹。
琪樹舞風回色鳥,玉笙吹月下文鸞。遙知鄧岳多仙侶,碧海觴飛玉露漙。
浮嶠千峰郁翠盤,北堂開處對巑岏。囊馀鮑氏珍珠黍,地有何姑雲母丹。
琪樹舞風回色鳥,玉笙吹月下文鸞。遙知鄧嶽多仙侶,碧海觴飛玉露漙。
宋代:
馬廷鸞
山寒律琯又飛灰,萬壑松風冬起雷。
風景不殊云黯淡,雪霜初霽日徘徊。
山寒律琯又飛灰,萬壑松風冬起雷。
風景不殊雲黯淡,雪霜初霽日徘徊。
唐代:
羅隱
華蓋峰前擬卜耕,主人無奈又閑行。且憑鶴駕尋滄海,
又恐犀軒過赤城。絳簡便應朝右弼,紫旄兼合見東卿。
勸君莫忘歸時節,芝似螢光處處生。
華蓋峰前擬蔔耕,主人無奈又閑行。且憑鶴駕尋滄海,
又恐犀軒過赤城。絳簡便應朝右弼,紫旄兼合見東卿。
勸君莫忘歸時節,芝似螢光處處生。
元代:
王奕
收斂眉山草木英,心潛羲孔與時行。
浣花杜老驚人句,采石虞公貫日誠。
收斂眉山草木英,心潛羲孔與時行。
浣花杜老驚人句,采石虞公貫日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