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端午
水調歌頭 端午。元代。王旭。 漱齒汲寒井,理發趁涼風。先生畏暑晨起,笑語聽兒童。說道今年重午,節物隨宜稍具,還與去年同。己喜酒尊冽,更覺*盤豐。愿人生,常醉飽,百年中。獨醒竟復何事,憔悴佩蘭翁。我有青青好艾,收蓄已經三載,療病不無功。從此更多采,莫遣藥囊空。
[元代]:王旭
漱齒汲寒井,理發趁涼風。先生畏暑晨起,笑語聽兒童。說道今年重午,節物隨宜稍具,還與去年同。己喜酒尊冽,更覺*盤豐。愿人生,常醉飽,百年中。獨醒竟復何事,憔悴佩蘭翁。我有青青好艾,收蓄已經三載,療病不無功。從此更多采,莫遣藥囊空。
漱齒汲寒井,理發趁涼風。先生畏暑晨起,笑語聽兒童。說道今年重午,節物隨宜稍具,還與去年同。己喜酒尊冽,更覺*盤豐。願人生,常醉飽,百年中。獨醒竟複何事,憔悴佩蘭翁。我有青青好艾,收蓄已經三載,療病不無功。從此更多采,莫遣藥囊空。
唐代·王旭的簡介
王旭(生卒年不詳,約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東平(今屬山東)人。以文章知名于時,與同郡王構、永年王磐并稱“三王”。早年家貧,靠教書為生。主要活動于至元到大德年間。有《蘭軒集》二十卷,原本已不傳。清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曾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王旭詩文若干篇,重編為《蘭軒集》十六卷,其中詩九卷,文七卷。與王構、王磐相比,王旭處境最不好,詩文中往往流露出懷才不遇情緒,《古風三十首》集中表達了對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跡見《大明一統志》卷二三、《元詩選·癸集》乙集小傳、《元書》卷五八。
...〔
? 王旭的詩(30篇) 〕
明代:
王汝玉
春山春樹綠,相送去何之。拜命辭朝日,分符出守時。
花連渚宮暗,潮溯楚江遲。鼎郡彫零久,疲氓藉設施。
春山春樹綠,相送去何之。拜命辭朝日,分符出守時。
花連渚宮暗,潮溯楚江遲。鼎郡彫零久,疲氓藉設施。
宋代:
李光
孤村遠浦接微茫,處處經行看插秧。卻憶年時住家處,藕花無數繞林塘。
孤村遠浦接微茫,處處經行看插秧。卻憶年時住家處,藕花無數繞林塘。
明代:
李孫宸
從子吾家彥,氣骨負高奇。少小同鉛槧,古道相與期。
及予返休沐,竹林日追隨。兩雛賴教植,余亦借箴規。
從子吾家彥,氣骨負高奇。少小同鉛槧,古道相與期。
及予返休沐,竹林日追隨。兩雛賴教植,餘亦借箴規。
唐代:
張立
四十里城花發時,錦囊高下照坤維。
雖妝蜀國三秋色,難入豳風七月詩。
四十裡城花發時,錦囊高下照坤維。
雖妝蜀國三秋色,難入豳風七月詩。
唐代:
方干
三世精能舉世無,筆端狼藉見功夫。添來勢逸陰崖黑,
潑處痕輕灌木枯。垂地寒云吞大漠,過江春雨入全吳。
蘭堂坐久心彌惑,不道山川是畫圖。
三世精能舉世無,筆端狼藉見功夫。添來勢逸陰崖黑,
潑處痕輕灌木枯。垂地寒雲吞大漠,過江春雨入全吳。
蘭堂坐久心彌惑,不道山川是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