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 其一
燕歌行 其一。明代。李攀龍。 秋風蕭瑟吹我裳,蟋蟀寥寥啼我床。出門四顧非故鄉(xiāng),誰能客游不斷腸。短歌微吟激繁霜,浮云千里一彷徨。仰看明月流清光,二十八宿羅成行。高臺非閣遙相望,河漢縱橫難為梁。胡馬北鳴雁南翔,憂來不知從何方。慊慊伏枕聊自當,涕從中零安得防,豈不懷歸道阻長。
[明代]:李攀龍
秋風蕭瑟吹我裳,蟋蟀寥寥啼我床。出門四顧非故鄉(xiāng),誰能客游不斷腸。
短歌微吟激繁霜,浮云千里一彷徨。仰看明月流清光,二十八宿羅成行。
高臺非閣遙相望,河漢縱橫難為梁。胡馬北鳴雁南翔,憂來不知從何方。
慊慊伏枕聊自當,涕從中零安得防,豈不懷歸道阻長。
秋風蕭瑟吹我裳,蟋蟀寥寥啼我床。出門四顧非故鄉(xiāng),誰能客遊不斷腸。
短歌微吟激繁霜,浮雲千裡一彷徨。仰看明月流清光,二十八宿羅成行。
高臺非閣遙相望,河漢縱橫難為梁。胡馬北鳴雁南翔,憂來不知從何方。
慊慊伏枕聊自當,涕從中零安得防,豈不懷歸道阻長。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明代:
邊貢
公昔較我藝,弱冠舉于鄉(xiāng)。公子復青年,探花冠群芳。
浩蕩云中衢,接羽相翱翔。思公不可見,斷絕我中腸。
公昔較我藝,弱冠舉于鄉(xiāng)。公子複青年,探花冠群芳。
浩蕩雲中衢,接羽相翺翔。思公不可見,斷絕我中腸。
宋代:
王庭圭
幡竿插入千巖底,鳥語飛來絕壁間。洞口行人迷處所,不知鐘梵鎖孱顏。
幡竿插入千巖底,鳥語飛來絕壁間。洞口行人迷處所,不知鐘梵鎖孱顔。
明代:
朱同
過門未識子全面,久矣逢人說項斯。宦志已灰更變后,宗枝還念未分時。
曾楊近古無神術,盧扁于今有國醫(yī)。尚擬好風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園葵。
過門未識子全面,久矣逢人說項斯。宦志已灰更變後,宗枝還念未分時。
曾楊近古無神術,盧扁于今有國醫(yī)。尚擬好風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園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