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鄭大尹還天臺
送鄭大尹還天臺。明代。謝鐸。 天臺作縣比神仙,好客仍兼鄭老賢。桐柏宮中春載酒,石梁橋上夜忘眠。別來最是塵???,老去還于水石偏。此日送君重有感,不堪歸思益茫然。
[明代]:謝鐸
天臺作縣比神仙,好客仍兼鄭老賢。桐柏宮中春載酒,石梁橋上夜忘眠。
別來最是塵???,老去還于水石偏。此日送君重有感,不堪歸思益茫然。
天臺作縣比神仙,好客仍兼鄭老賢。桐柏宮中春載酒,石梁橋上夜忘眠。
別來最是塵??啵先ミ€于水石偏。此日送君重有感,不堪歸思益茫然。
唐代·謝鐸的簡介
謝鐸(1435年~1510年),明朝時太平縣桃溪(今溫嶺市大溪鎮)人,明藏書家、文學家。字鳴治,號方石,祖籍黃巖。天順八年(1464年)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次年授編修。成化三年(1467),謝鐸參加編修《英宗實錄》,后升侍講。弘治三年(1490)提升為南京國子祭酒。次年辭官回鄉,家居十年,先后有數十人舉薦。明孝宗命吏部遣人員至其家,起用為禮部右侍郎兼國子祭酒。謝鐸72歲告老還鄉。謝鐸博通經史,文學造詣極深。死后贈“禮部尚書”,謚文肅。
...〔
? 謝鐸的詩(93篇) 〕
宋代:
釋普度
短棹輕帆,風恬浪靜。
溢目湖光鏡樣平,漁歌未起同誰聽。
短棹輕帆,風恬浪靜。
溢目湖光鏡樣平,漁歌未起同誰聽。
宋代:
晁補之
斗雞擊劍鄴王臺,萬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鬥雞擊劍鄴王臺,萬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明代:
王廷陳
芳春驟青驪,遨游楚江濱。道旁若堂封,云是呂王墳。
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嘯寒鴟,古隧翔狐群。
芳春驟青驪,遨遊楚江濱。道旁若堂封,雲是呂王墳。
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嘯寒鴟,古隧翔狐群。
:
郊廟朝會歌辭
煌煌寶書,玉篆金縷。曷為來哉,自天子所。自天子所,以燕文母。
婉嬗祥云,日正當午。
煌煌寶書,玉篆金縷。曷為來哉,自天子所。自天子所,以燕文母。
婉嬗祥雲,日正當午。
明代:
孫傳庭
靈鷲峰南半麓高,護持曾此荷宸褒。殘碑漫訝沈苔蘚,功德元逾銅瓦牢。
靈鷲峰南半麓高,護持曾此荷宸褒。殘碑漫訝沈苔蘚,功德元逾銅瓦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