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脩黃樓歌
重脩黃樓歌。明代。謝鐸。 澶淵決,彭城沒,城上水頭高丈八。誰哉誓與城存亡,百萬生靈命如發。近聞再決古汴州,宵衣重起宣房憂。預防豈合先下流,厭勝且復脩黃樓。黃樓高,洪河縮,黿鼉遠避蛟龍伏。誤疑砥柱西極天,坐閱帆檣東走陸。君不見桓山墓、戲馬臺,英雄富貴安在哉。落日凄風野草白,瓣香獨上黃樓來。
[明代]:謝鐸
澶淵決,彭城沒,城上水頭高丈八。誰哉誓與城存亡,百萬生靈命如發。
近聞再決古汴州,宵衣重起宣房憂。預防豈合先下流,厭勝且復脩黃樓。
黃樓高,洪河縮,黿鼉遠避蛟龍伏。誤疑砥柱西極天,坐閱帆檣東走陸。
君不見桓山墓、戲馬臺,英雄富貴安在哉。落日凄風野草白,瓣香獨上黃樓來。
澶淵決,彭城沒,城上水頭高丈八。誰哉誓與城存亡,百萬生靈命如發。
近聞再決古汴州,宵衣重起宣房憂。預防豈合先下流,厭勝且複脩黃樓。
黃樓高,洪河縮,黿鼉遠避蛟龍伏。誤疑砥柱西極天,坐閱帆檣東走陸。
君不見桓山墓、戲馬臺,英雄富貴安在哉。落日凄風野草白,瓣香獨上黃樓來。
唐代·謝鐸的簡介
謝鐸(1435年~1510年),明朝時太平縣桃溪(今溫嶺市大溪鎮)人,明藏書家、文學家。字鳴治,號方石,祖籍黃巖。天順八年(1464年)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次年授編修。成化三年(1467),謝鐸參加編修《英宗實錄》,后升侍講。弘治三年(1490)提升為南京國子祭酒。次年辭官回鄉,家居十年,先后有數十人舉薦。明孝宗命吏部遣人員至其家,起用為禮部右侍郎兼國子祭酒。謝鐸72歲告老還鄉。謝鐸博通經史,文學造詣極深。死后贈“禮部尚書”,謚文肅。
...〔
? 謝鐸的詩(93篇) 〕
唐代:
胡宿
秀植登中禁,靈根記大方。纖枝乘十雨,勁節誓千霜。
云干仍稠直,煙華稍郁蒼。綠陰疏未合,翠鬣儼相望。
秀植登中禁,靈根記大方。纖枝乘十雨,勁節誓千霜。
雲幹仍稠直,煙華稍郁蒼。綠陰疏未合,翠鬣儼相望。
明代:
李夢陽
大梁城東云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云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大梁城東雲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雲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宋代:
蘇軾
臥病經旬減帶圍,清樽忘卻故人期。
莫嫌雪里閑氈帳,作事猶來未合時。
臥病經旬減帶圍,清樽忘卻故人期。
莫嫌雪裡閑氈帳,作事猶來未合時。
明代:
文徵明
短榻無聊擁敗綈,開門深雪壓檐低。蒼松白石寒相照,曲巷斜橋去欲迷。
舞態不禁風脈脈,羈懷都似鳥凄凄。小山詩思清如許,不見高人出剡溪。
短榻無聊擁敗綈,開門深雪壓檐低。蒼松白石寒相照,曲巷斜橋去欲迷。
舞態不禁風脈脈,羈懷都似鳥凄凄。小山詩思清如許,不見高人出剡溪。
唐代:
韓翃
掛席逐歸流,依依望虎丘。殘春過楚縣,夜雨宿吳洲。
野寺吟詩入,溪橋折筍游。到官無一事,清靜有諸侯。
掛席逐歸流,依依望虎丘。殘春過楚縣,夜雨宿吳洲。
野寺吟詩入,溪橋折筍遊。到官無一事,清靜有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