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徼
部首彳部 總筆畫16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TRYT 五行木 統(tǒng)一碼5FBC
筆順ノノ丨ノ丨フ一一丶一フノノ一ノ丶
名稱撇、撇、豎、撇、豎、橫折、橫、橫、點、橫、橫折鉤、撇、撇、橫、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徼
⒈ ?同“僥”。
⒉ ?求。
其他字義
徼
⒈ ?邊界:徼外。
⒉ ?巡邏,巡察:徼巡。徼道(巡查警戒的道路)。
異體字
- 僥
- 激
- 邀
造字法
形聲:從彳、敫聲
English
frontier, border; inspect, patrol
※ 徼的意思、基本解釋,徼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yè)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徼【寅集下】【彳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3畫
《廣韻》古弔切《集韻》吉弔切,音叫。《說文》循也。《前漢·百官表》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師。《註》師古曰:徼,遮繞也。
又《韻會》邏卒曰游徼。《後漢·臧宮傳》少爲縣亭長游徼。《註》每鄕有游徼,掌循禁姦盜也。
又《玉篇》邊徼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南至?牱爲徼。《註》徼,塞也。以木柵水,爲蠻夷界。
又《廣韻》小道也。《班固·西都賦》徼道綺錯。
又《韻會》一曰徼妙。《老子·道德經(jīng)》常有欲以觀其徼。
又《唐韻》古堯切《集韻》堅堯切,叫平聲。《玉篇》要也,求也。《左傳·昭三年》徼福於太公。《註》徼,要也。《禮·中庸》小人行險以徼幸。《疏》徼求榮幸也。
又《廣韻》抄也。《論語》惡徼以爲知者。《註》徼,抄也。抄人之意,以爲已有。
又《集韻》伊消切,音邀。遮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徼受詘。《註》司馬彪云:徼,遮也。
,倦也,謂遮其倦者。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徼【卷二】【彳部】
循也。從彳敫聲。古堯切
說文解字注
(徼)循也。百官表曰。中尉掌徼循京師。如淳曰。所謂游徼循禁僃盜賊也。按引伸爲徼求、爲邊徼。今人分平去。古無是也。從彳。敫聲。古堯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