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蛟【申集中】【蟲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交。《說文》龍之屬也,池魚三千六百,蛟來爲之長,能率魚飛,置笱水中卽去。《埤雅》蛟,其狀似蛇而四足,細頸,頸有白嬰,大者數圍,卵生,眉交,故謂之蛟。《山海經》蛟大者十數圍,卵如一二石甕,能吞人。《述異記》虎魚老者爲蛟。《酉陽雜俎》魚二千斤爲蛟。《禮·月令》季夏,命漁師伐蛟。《前漢·武帝紀》自尋陽浮江,親射蛟江中,獲之。
又蛟羊。《述異記》蛟羊似羊而無角。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蛟【卷十三】【蟲部】
龍之屬也。池魚滿三千六百,蛟來爲之長,能率魚飛。置笱水中,卽蛟去。從蟲交聲。古肴切
說文解字注
(蛟)龍屬。無角曰蛟。各本作龍之屬也四字。今依韻會正。龍者、鱗蟲之長。蛟其屬。無角則屬而別也。郭氏山海經傳曰。似蛇。四腳。細頸。頸有白嬰。大者數圍。卵生。子如一二斛甕。能呑人。按蛟或作鮫。然鮫者魚名。其字不相代也。從蟲。交聲。依韻會本四字在此。古肴切。二部。池魚滿三千六百。蛟來爲之長。能?魚而飛。韻會有而字。置笱水中卽蛟去。?者、先導也。曲竹捕魚曰笱。
- 蛟的詞語 組詞
- 蛟的成語